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46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家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家產、家業。《南史.卷六二.徐摛傳》:「家道壁立,所生母患,欲粳米為粥,不能常辦。」《文明小史》第三五回:「因他家道殷富,父母鍾愛,把他縱容得志氣極高。」也作「家道兒」。
氣概凌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壯志凌雲」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三國魏陳思王曹植曾作〈學宮頌〉來表彰孔子的德行和事蹟。文中提到孔子不只胸中充塞仁義,更能將仁義之說,推廣於天地之間;至於他的志向更是豪邁得直上雲霄。由於他這種秉持仁義的德行和高超陵雲的心志,使得隨他學習修行的三千學生,個個都是傑出賢能的人才。〈學宮頌〉的原文為「志陵雲霓」,陵是登上或升上的意思,文獻上多通作「凌」,後人常說「凌駕」於某某之上,用的就是這個意思。雲霓高掛天空而無上,因此志陵雲霓就被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心志非常雄壯、高遠。「壯志淩雲」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志氣高遠。
乘長風破萬里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長風,自遠處刮來強勁的風。乘長風破萬里浪比喻人志氣豪邁雄壯,不畏艱難。《南史.卷三七.宗慤傳》:「叔父少文高尚不仕,慤年少,問其所志,慤答曰:『願乘長風破萬里浪。』」
剛戾自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氏春秋.孟夏紀.誣徒》然則王者有嗜乎理義也,亡者亦有嗜乎暴慢也。所嗜不同,故其禍福亦不同。不能教者,志氣不和,取舍數變,固無恆心。若晏陰,喜怒無處。言談日易,以恣自行,失之在己,不肯自非。愎過自用,不可證移。見權親勢,及有富厚者,不論其材,不察其行,敺而教之,阿而諂之,若恐弗及。
心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志氣。唐.韓愈〈送侯參謀赴河中幕〉詩:「爾時心氣壯,百事謂己能。」《聊齋志異.卷五.郭生》:「自以屢拔前茅,心氣頗高,以是益疑狐望。」
剛愎自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氏春秋.孟夏紀.誣徒》然則王者有嗜乎理義也,亡者亦有嗜乎暴慢也。所嗜不同,故其禍福亦不同。不能教者,志氣不和,取舍數變,固無恆心。若晏陰,喜怒無處。言談日易,以恣自行,失之在己,不肯自非。愎過自用,不可證移。見權親勢,及有富厚者,不論其材,不察其行,敺而教之,阿而諂之,若恐弗及。
每多掣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出處舊唐書˙卷一三九˙陸贄傳:〔若謂志氣足任,方略可施,則當要之於終,不宜掣肘於其間也。〕文明小史˙第二十二回:〔那知鄂撫缺苦,又係督撫同城,事事掣肘,所以萬帥不願意。〕比喻阻撓他人做事,或做事受人牽制,不能自由發揮。 故事春秋時候,魯國胃一個叫宓子賤的人,被派到單父地方做官。但魯君對他似乎不太信任,對他所策劃的地方行政和實施大計,諸多阻撓。於是,宓子賤便想出了一個諷諫辦法,寫了封呈言語,說需要一位寫得一手好字的人,幫助他公文事宜。魯君看了呈文,便派了一位書法家前去。那人到了單父,在寫字的時候,宓子賤便在旁暗暗牽他的衣...
磨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磨損、蝕耗。如:「他的志氣已經被環境磨蝕殆盡。」
意氣飛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精神振奮,志氣高昂的樣子。《花月痕》第四八回:「到了出師這一日,大家意氣飛揚。」
老而益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少汗馬功勞,成為大將軍。後來原文中的「老當益壯」成為一句成語,用來比喻年紀雖大但身體仍然強健,而且志氣豪壯。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