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9.476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文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文章、文辭。《晉書.卷八二.習鑿齒傳》:「鑿齒少有志氣,博學洽聞,以文筆著稱。」《南史.卷六八.劉師知傳》:「博涉書傳,工文筆,善儀體。」
虺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沒有志氣的樣子。如:「他生性虺隤,做事總是抱著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心態。」
致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振奮志氣。《左傳.僖公二十二年》:「聲盛致志,鼓儳可也。」
摧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打擊、挫折。[例]只要全國軍民同心協力,相信再大的外力也無法摧折我們的志氣
有志之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志氣、有抱負的人。宋.陸九淵〈與曾宅之書〉:「惟其生於後世,學絕道喪,異端邪說充塞彌滿,遂使有志之士罹此患害。」
好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勇敢有志氣的男子。《西遊記》第二一回:「我只道是怎麼樣扳翻不倒的好漢,原來是這般一個骷髏的病鬼!」
文武全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才武藝兼備,才能特出。《舊五代史.卷一二七.周書.和凝傳》:「和公文武全才而有志氣,後必享重位,爾宜謹事之。」《三國演義》第六○回:「文武全才,智勇足備,忠義慷慨之士,動以百數。」
龍驤虎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龍馬昂首快跑,猛虎注視獵物。比喻人志氣高遠或氣勢威武。《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進欲龍驤虎視,苞括四海。」《三國演義》第四三回:「今曹公兵屯百萬,將列千員,龍驤虎視,平吞江夏,公以為何如?」
降志辱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出《論語.微子》:「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齊與。謂柳下惠、少連,降志辱身矣。」指貶屈志氣,苟合世俗,同流合汙。漢.王充《論衡.定賢》:「以清節自守,不降志辱身為賢乎?是則避世離俗,長沮、桀溺之類也。」
慷慨仗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意氣昂揚,秉持公理正義。《醒世恆言.卷三七.杜子春三入長安》:「天不生無祿之人,地不長無根之草,難道你這般漢子,世間就沒個慷慨仗義的人周濟你的?」明.莫如忠〈故浙江按察司知事王屋張公墓誌銘〉:「里中有不平事,慷慨仗義直之,不得,則或終夜咄咄忘寐。」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