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44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百日維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末自甲午戰敗後,中國朝野有志之士便提倡維新變法,其領導人物康有為以著書立論,發行中外公報主張變法,亦曾數次上書德宗,要求改革。其學生梁啟超則於上海主編時務報,鼓吹變法圖強。至清光緒二十四年(西元1898)德宗下詔變法,以康有為、譚嗣同等人推行新政。但以慈禧太后為主的守舊派反對變法,於是發動政變,德宗被幽禁,康、梁逃亡日本。因歷時僅一百零三天,故稱為「百日維新」。又因是年為戌年,故稱為「戌變法」。
畫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北方某些少數民族,凡遇大悲大喪,即以刀劃臉,以示悲愁。《三國志.卷一六.魏書.任蘇杜鄭倉傳.倉慈》:「及西域諸胡聞慈死,悉共會聚於己校尉及長吏治下發哀,或有以刀畫面,以明血誠。」
王國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王國維與徐志摩、穆旦、金庸等人是同鄉。  王國維世代清寒,幼年為中秀才苦讀。早年屢應鄉試不中,遂於戌風氣變化之際棄絕科舉。二十二歲起,他至上海《時務報》館充書記校對。利用公餘,他到羅振玉辦的“東文學社”研習外交與西方近代科學,結識主持人羅振玉,並在羅振玉資助下於1901年赴日本留學。  1902年王國維因病從日本歸國。後又在羅振玉推薦下執教於南通、江蘇師範學校,講授哲學、心理學、倫理學等,複埋頭文學研究,開始其“獨學”階段。1906年隨羅振玉入京,任清政府學部總務司行走、圖書館編譯、名詞館協韻等。其間,著有《人間詞話...
譚嗣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65~1898)。字復生,號壯飛,清湖南瀏陽人。精通群籍,為人任俠,富改革思想;光緒變法時,用為軍機章京,參與新政。變法失敗後,為慈禧太后所殺,為戌六君子之一。
天可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世紀時中國西北邊疆民族對唐太宗所稱的尊號。《新唐書.卷二.太宗本紀》:「四月戌,西北君長請上號為天可汗。」
奇門遁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術數用語。一種以古代天文律曆學為基礎,以推物及人事吉凶的術數。其法以九宮為本,以三奇、六儀、八門、九星為緯,觀其吉凶,以作趨避。奇指天干的乙、丙、丁,以日生於乙,月明於丙,丁為南極。甲為陽首,以下六儀分麗以配九宮,而起符使,故稱為「遁甲」。
羈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拘禁、看守。宋.胡銓〈午上高宗封事〉:「羈留虜使,責以無禮。」也作「羇留」。
趁水推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順水推舟」之典源,提供參考。 ※《四字經.己》梅花自酌,順水流舟。春園胡蝶,腐草化螢。雲開望月,淡日秋蟾。
朝兢夕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勤奮戒懼、兢兢業業,不敢稍有懈怠。參見「朝乾夕惕」條。宋.朱熹〈申封事〉:「尚當朝兢夕惕,居安慮危,而不可以少怠。」
花明柳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注解〕 (1) 臘:臘月,指陰曆十二月。 (2) 豚:小豬。 (3) 春社:古時於立春後第五個日為春社。於此日祭祀土神,以祈求農事豐收。 (4) 拄杖:扶杖。拄,音ㄓㄨˇ,支撐。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