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8.65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別有千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各有千秋」。見「各有千秋」條。01.清.袁枚《小倉山房尺牘.卷一.與劉映榆侍講書》:「明公負雋才,居高位,靜觀天下事,以為旂常竹帛,別有千秋,是非鯫生所敢知也。」
中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父親的姊妹之子為外兄弟,母親的兄弟姊妹之子為內兄弟,合稱為「中表」。《後漢書.卷七○.鄭太傳》:「又明公將帥,皆中表腹心,周旋日久,恩信淳著,忠誠可任,智謀可恃。」晉.庾亮〈讓中書監表〉:「臣于陛下,后之兄也,姻婭之嫌,實與骨肉中表不同。」
孤芳自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孤芳自賞」之典源,提供參考。 南朝梁.沈約〈謝齊竟陵王教撰高士傳啟〉(據《藝文類聚.卷三七.人部二一.隱逸下》引)是以梁鴻蘇伯,記遠跡於前;叔夜士安,書高麈於後。雖去取異情,群略殊軫,而獨行必彰,斥言罔極。貞操1>與日月俱懸,孤芳隨山壑2>共遠。明公得一含道,體二居宗,跡屈巖廊之下,神遊江海之上,愛奇商洛,訪美東都。 〔注解〕 (1) 貞操:貞潔的操守。 (2) 山壑:山峰與河谷。
傲賢慢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輕視怠慢的態度對待賢人。《三國演義》第六○回:「何期逆賊恣逞奸雄,傲賢慢士,故特來見明公。」
吞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犯大罪的人。參見「吞舟之魚」條。《晉書.卷八三.顧和傳》:「明公作輔,寧使網漏吞舟,何緣採聽風聞,以察察為政?」
漫不加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漫不經心」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陳亮〈與徐大諫書〉(據《龍川文集.卷一九》引)今也不然,獨亮自以生長明公之里中,又嘗拜伏門下,不可謂無一日之雅,則於明公之舉動,烏能漫不經意於其間?於是而有言焉,非特以行其義也,亦分也。
太山壓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戰於牧野,敗紂而代有天下,都鎬京。在位十九年崩,諡曰武。〔參考資料〕 ■《晉書.卷七一.孫惠列傳》明公今旋軫臣子之邦,宛轉名義之國,指麾則五嶽可傾,呼噏則江湖可竭。況履順討逆,執正伐邪,是烏獲摧冰,賁育拉朽,猛獸吞狐,泰山壓卵,因風燎原,未足方也。今時至運集,天與神助,復不能鵲起於慶命之會,拔劍於時哉之機,恐流濫之禍不在一人。■《蘇武集》(據《北堂書鈔.卷一一七.兵勢》引)如泰山壓卵。
休戚共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休戚與共」。見「休戚與共」條。01.《三國志.卷五二.吳書.張顧諸葛步傳.顧雍》裴松之注引《吳書》:「徽曰:『正以明公與主將義固磐石,休戚共之,必欲知江表消息,是以及耳。』」 
格格不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私慾上,無所不取,絲毫沒有畏懼;但是論到誠意正心等道德修養時,就顯得抵觸而不能相合,並以此自謂為光明公正。後來「格格不入」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抵觸阻隔而不相合。
法無三日嚴,草是年年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官場辦案只有三天的緊嚴,過了三天,就沒人過問了,但是犯法的人年年都在增加。這是諷刺官府辦案的人不認真執法,以致收不到效果。《兒女英雄傳》第四十回:「朝廷也曾屢次差了廉明公正大臣出去查辦,奈法無三日嚴,草是年年長。」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