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50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平步登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平步青雲」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平步青雲」係由「平步」及「青雲」二語組合而成。 「平步」出自唐.白居易〈潯陽歲晚寄元八郎中庾三十二員外〉詩。白居易,字樂天,是唐朝著名的詩人。元和十年他因事被解除在京城的官職,貶為江州司馬,到江州郡治潯陽當一個輔佐太守的閒官。雖然江州太守待他極優,但他還是不免想到自己少年時的顛沛流離,仕途也一直不順利。好友們「平步取公卿」,可憐的自己卻被貶職到這個陌生的南方城市,不禁感慨萬千。 「青雲」,天上的雲,比喻很高的地位。出自《史記.卷七九.范雎蔡澤列傳.范雎》。范雎本來是魏國大夫須賈的門客,曾隨須賈使於齊,須賈懷疑他與齊國私通,歸告魏相,魏相派人差點把...
背馳於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背道而馳」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白居易,字樂天,唐下邽人。文章精切,尤工詩,作品平易近人,老嫗能解,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唐憲宗元和年間,撰寫《策林》七十五篇,縱論天下大事,對社會政治各項重大問題提出治理方案。本篇是獻給當時宰相議論政事的奏狀,其中寫到:「自玄宗開元以來,宰相聽取人民心聲的德政已經漸漸衰微,很少人能夠做到。從德宗貞元之後,這項美德更是衰微,連知道的人都很少了。此外,行事和古代施政完全相反。例如:古時候的宰相言行舉止都正直不阿,以挽救危亡顛覆的局勢為己任,今日的宰相則是行事敏捷,言語謙恭,只求全身而退,遠離災禍。」後來「背道而馳」這句成語也許就是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懸掛。晉.成公綏〈蜘蛛賦〉:「挂翼繞足,鞙絲置圍。」唐.元稹〈酬樂天東南行詩一百韻〉:「當心鞙銅鼓,背弝射桑弧。」
吳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吳人的代稱。唐.劉禹錫〈福先寺雪中酬別樂天〉詩:「才子從今一分散,便將詩詠向吳儂。」金.蔡珪〈撞冰行〉:「吳儂笑向吾曹說:昔歲江行苦風雪。」
弁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男子所戴的禮帽。《禮記.雜記下》:「孔子曰:『尸弁冕而出,卿、大夫、士皆下之,尸必式,必有前驅。』」唐.元稹〈和樂天贈吳丹〉詩:「弁冕徒挂身,身外非所寶。」
殫精覃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殫精竭慮」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殫精竭慮」原作「殫思極慮」。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居於香山,自號香山居士。他出身在一個小官僚的家庭,青年時期,由於戰亂而在顛沛流離中度過。長期貧困與居無定所的生活,讓白居易真實體會了人民的痛苦,所以他的文學作品中帶有濃厚的現實主義色彩,極能反應真實的世界。白居易仕宦生涯的前期,可說是一帆風順,二十九歲便登進士,三十二歲任校書郎,後來又被拔擢為翰林學士。在這個時期,白居易有感於自身所見所聞,故深有經世濟民的使命感,〈策林〉七十五篇就在此時寫成。文中白居易針對當時經濟、政治、軍事、文教各方面的弊端提出改革意見,大聲疾呼統治者應以天下之心為心,以百姓之欲為...
九霄雲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九霄雲外」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九霄雲外」原作「九層雲外」。劉禹錫,字夢得,唐代著名詩人。晚年任太子賓客,世稱「劉賓客」。他的詩精煉含蓄,往往能以清新的語言表達自己對人生或歷史的深刻理解。與同時的另一詩人白居易為知交好友,兩人詩名相若,〈同樂天登棲靈寺塔〉即二人共同登臨棲靈寺塔時劉禹錫所賦之詩。棲靈寺塔位於揚州,興建於隋代,塔高九層,氣勢宏偉非凡,劉、白二人相攜緩步,不經意間就抵達了頂端。由於棲靈寺塔極為高聳,在塔頂倚欄觀景,覺得自身處於層層白雲之上,彷彿快要到達天庭。於是兩人不禁縱聲笑語,讓地面上眾多遊人都抬頭向上探看。此詩以「九層雲外倚闌干」具體陳述了在棲靈寺塔頂端憑欄遠眺,...
畢力殫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殫精竭慮」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殫精竭慮」原作「殫思極慮」。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居於香山,自號香山居士。他出身在一個小官僚的家庭,青年時期,由於戰亂而在顛沛流離中度過。長期貧困與居無定所的生活,讓白居易真實體會了人民的痛苦,所以他的文學作品中帶有濃厚的現實主義色彩,極能反應真實的世界。白居易仕宦生涯的前期,可說是一帆風順,二十九歲便登進士,三十二歲任校書郎,後來又被拔擢為翰林學士。在這個時期,白居易有感於自身所見所聞,故深有經世濟民的使命感,〈策林〉七十五篇就在此時寫成。文中白居易針對當時經濟、政治、軍事、文教各方面的弊端提出改革意見,大聲疾呼統治者應以天下之心為心,以百姓之欲為...
功名富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官位與財富。《儒林外史》第三四回:「你看這夫婦兩個,絕無一點心想到功名富貴上去,彈琴飲酒,知命樂天。」
瓊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樹枝因披雪而晶瑩潔白,如玉樹一般,故稱為「瓊林」。唐.劉禹錫〈和樂天洛下雪中宴集寄汴州李尚書〉詩:「遙想兔園今日會,瓊林滿眼映旂竿。」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