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濃稠的粥。《禮記.檀弓上》:「饘粥之食。」唐.皮日休〈三羞〉詩三首之三:「朝食有麥饘,晨起有布衣。」
雜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禮記篇名。《禮記.雜記》唐.孔穎達.正義:「按鄭目錄云,名曰雜記者,以其雜記諸侯以下至士之喪事,此於別錄屬喪服,分為上下,義與曲禮檀弓分別不殊也。」
吶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話困難、言語不暢的樣子。《禮記.檀弓下》:「其言吶吶然,如不出其口。」也作「訥訥」。
交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交往、聚會。《禮記.檀弓上》「吾惡乎哭諸」句下漢.鄭玄.注:「以其交會尚新。」漢.蔡琰〈悲憤詩〉:「悠悠三千里,何時復交會?」
哀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悲傷、哀痛。《禮記.檀弓下》:「喪禮,哀戚之至也。」《三國演義》第四回:「居喪哀戚,言不以邪。」
中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朝廷。《禮記.檀弓上》:「今之大夫交政於中國,雖欲勿哭,焉得而弗哭。」《漢書.卷九五.西南夷傳》:「聖王不以勞中國,宜罷郡,放棄其民,絕其王侯勿復通。」
山頹木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泰山崩頹,梁木摧折。語本《禮記.檀弓上》:「泰山其頹乎!梁木其壞乎!哲人其萎乎!」比喻偉人逝世。也作「山頹梁摧」。
伯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兄弟間排行的次序。《禮記.檀弓上》:「幼年,冠字,五十以伯仲。」唐.孔穎達.正義:「二十之時,雖云伯仲,皆配某甫而言;五十之時,直呼伯仲。」
易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簀,竹席。易簀指曾子臨終時,因席褥為季孫所賜,自己未嘗為大夫,而使用大夫所用的席褥,不合禮制,所以命人換席,舉扶更換後,反席未安而死。典出《禮記.檀弓上》。後遂比喻人之將死。唐.柳宗元〈衡州刺史東平呂君誄〉:「廩不餘食,藏無積帛,內厚族姻,外賙賓客,恆是懸磬,逮茲易簀,僮無兇服,葬非舊陌。」
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掘地成池。《禮記.檀弓下》:「殺其人,壞其室,洿其宮而豬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