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交際、交朋友。如:「交往」。《禮記.檀弓上》:「非兄弟,雖鄰不往。」
嗚呼哀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表示哀痛的感嘆詞。《禮記.檀弓上》:「魯哀公誅孔丘曰:『天不遺耆老,莫相予位焉嗚呼哀哉!尼父。』」也作「於呼哀哉」。
狐死首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禮記.檀弓上》:「古之人有言曰:『狐死正丘首,仁也。』」傳說狐狸死時,頭必朝向狐穴所在的山丘。比喻不忘本或對故鄉的思念。《晉書.卷八六.張軌傳》:「狐死首丘,心不忘本;鍾儀在晉,楚弁南音。」《醒世恆言.卷一九.白玉孃忍苦成夫》:「但聞越鳥南棲,狐死首丘,萬里親戚墳墓,俱在南朝,早暮思想,食不甘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停放靈柩待葬。《左傳.僖公三十二年》:「冬,晉文公卒,庚辰,將殯于曲沃。」《禮記.檀弓上》:「夏后氏殯於東階之上,則猶在阼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洗滌。如:「浴佛」。《禮記.檀弓上》:「圉人浴馬,有流矢在白肉。」
西河之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河,今陝西省韓城縣至華陰縣一帶。子夏在孔子死後,隱居於西河,魏文侯尊他為師,其子死,哭瞎眼睛,曾參前往弔喪,子夏泣訴,曾子怒而舉其三罪。典出《禮記.檀弓》。後以西河之痛為悼人喪子的輓聯。
泰山其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哀悼德高望重的人。語出《禮記.檀弓上》:「孔子蚤作,負手曳杖,消搖於門,歌曰:『泰山其頹乎,梁木其壞乎,哲人其萎乎。』」
啜菽飲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吃豆粥,喝清水。形容家貧而孝子曲盡孝心。《禮記.檀弓下》:「子路曰:『傷哉貧也!生無以為養,死無以為禮也。』孔子曰:『啜菽飲水盡其歡,斯之謂孝。』」唐.王勃〈倬彼我系〉詩:「夫豈不懷?高山仰止,願言毓德,啜菽飲水。」後亦指生活清苦,飲食粗簡。宋.司馬光〈辭知制誥第七狀〉:「臣生負大罪,死負餘愧。雖進極榮顯,不若啜菽飲水,長為布衣也。」也作「飲水啜菽」、「飲水食菽」。
顏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此感歎說:回,待我如父,而我不得待你如子,使你的喪葬不合禮,這不是我,而是由你的師兄弟所使然。禮記檀弓上篇記載,子游問喪具,孔子答以「稱家之有無」,家裡富有,也不能踰禮厚葬,無財則不可以備禮。顏子家貧,又未出仕,厚葬便不合禮,孔子不許可,實為愛之以德,奈因顏子之父顏路作主,師徒雖如父子,畢竟不是父子,終於不能止其厚葬,所以自歉而又責備門人。*子畏於匡,顏淵後。子曰:吾以女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孔子在匡,被匡人圍困,後雖脫險,卻與弟子失散,顏淵落在後面,最後才趕上來,孔子一見便說:「我以為你死了。」顏淵說:「...
嗟來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敬之食。比喻帶侮辱性或不懷好意的施捨。典出《禮記.檀弓下》。[例]他很有骨氣,即使挨餓也不接受嗟來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