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23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土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有害或令人厭惡之物質加入土壤中,而其濃度及數量足以使土壤效用或性質受到不利之影響者。
  人類活動產生的染物進入土壤並積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質量惡化的現象。土壤染物主要來自工業廢水、城市水和固體廢棄物、農藥和化學肥料、牲畜排泄物、生物殘體以及大氣沉降物等。土壤染按染物的來源和染途徑,可分為四種:(1)水質染型,主要是水灌溉;(2)大氣染型,染物來自大氣沉降物,如酸雨、大氣核試驗的散落物;(3)農業染型,染物主要來自垃圾、泥、農藥、化學肥料、農業薄膜等;(4)其他染型,如工業廢棄物堆放,經水淋洗,引起土壤染。土壤染可導致土壤組成、結構、功能發生變...
染產生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動物或工廠等在正常生活、管理和生產技術下,一定時間內所製造出來之染量,即染源最初未經染控制措施所生產出來之染量。例如每人每日生活所產生出來的平均染量約40至60公克;每頭豬每日產生約100至160公克(以五天攝氏20度生化需氧量計)。
初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初沈池取出之泥。此類泥性屬有機性懸浮顆粒,不同於自二沉池之生物泥。
土壤染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能使土壤受染的物質,大致可分為無機染物和有機染物兩大類。無機染物多為重金屬元素如汞、鎘、銅、鋅、鉻、鎳、砷、硒、氟、放射性元素及鹽、酸等;有機染物較多的是有機農藥,如在土壤中長期殘留,常常造成土壤的染,甚至影響到農業產品的染以及地下水的染,尤有甚者,影響到居民的健康與生命財產的安全。
固定染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空氣染物從設置於固定之地點或設施(有固定排放管道)所排出之染源,亦即一個在地理上位置是固定的且可被確認之排放源。固定染源之類型包括鍋爐之燃料燃燒、工業製程之操作及固體廢棄物之焚化,或其他建築物、結構體、公用設施或營建工程等排放或可能排放任何染物之固定設施,如社區等。相對於固定染源之空氣染排放源為移動染源,如汽車。
染流達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或廢水排入自然環境,經渠道或排水路在輪送的過程,因自然淨化作用,或其他因素而減少部分染量,最後流到承受水體的染量。產生染量、排出量及染流達量三者之間的關係可用下圖表示:
泥調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泥調理為將泥脫水前之泥處理為易於脫水或加強脫水性之過程,通常是加化學藥劑。其泥調理的處理方法有:化學調理、淘洗及熱處理。一般較常用的理方法為添加化學藥劑及熱處理。近來也有關於以冷凍及輻射(光照)技術進行泥調理的研究,淘洗方法為一種物理性沖洗操作過程,可用來減少化學調理所需要的設備。
土壤染綜合指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評估土壤遭受多種染物染綜合效應的指數。一般以土壤中各染物的染指數加成作用做為土壤染綜合指數,如式,式中 或 為土壤染綜合指數;i為染物,Pi為染指數;n為染物數目;Wi為染物i的權重者,亦為反應各染物的影響程度。若P值愈大,表示土壤受到染愈嚴重。
染源鑒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判別大氣中染來源。由於微量分析化學之發展,已可對大氣中氣態或懸浮微粒作元素、化學組成及濃度分析,在工業區工廠林立,常會有毒氣排放,當設有數個監測站或採樣點作採樣分析,可由樣品中所分析之物種濃度與工業區各工廠原有原料、中間產物及產品資料加上採樣時之風向、濕度、溫度等氣象條件,即可作染源之鑒別。如:在冬季加拿大極地所採樣懸浮微粒經分析其中含有鉛、煙粒、釩及硫化物,經由同位素比例分析法可證實染源來自歐洲與蘇俄之燃煤或重油燃燒。
空氣染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排放空氣染物之來源,可分為點源、線源和面源。造成環境染之染物發生源,通常是指向環境排放有害物質或對環境產生有害影響之場所、設備或裝置。染源可分為天然染源與人為染源,前者指自然界自身排放有害物質或造成有害影響之場所,如正在爆發之火山,人為力量較無法控制;後者指人類活動所形成之染源,是環境染控制之重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