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18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星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星劃過夜空,消逝無蹤。形容疾走、奔馳。《三國志.卷五八.吳書.陸遜傳》:「星奔電邁,俄然行至。」《文選.劉琨.答盧諶詩》:「裹糧攜弱,匍匐星奔。」唐.李善.注:「星奔,言疾也。」也作「星行」、「星馳」。
觸面崩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觸目驚心」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觸目驚心」原作「觸目崩心」。據《南齊書.卷三二.豫章文獻王列傳》載,南齊豫章文獻王蕭嶷過世後,受過他恩惠的樂藹在寫給沈約的書信中說,自己原本是一個默默無聞的西州窮士,因為受到蕭嶷的重用,才能有今天衣食無缺的生活。隨著時間消逝,緬懷追尋蕭嶷遺留的功業,目光所及,令人內心深受衝擊。後來「觸目驚心」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事情景況,令人震驚。出現「觸目驚心」的書證如明.王世貞《鳴鳳記》第九齣:「李大人,聞言興慨,觸目驚心。」
飄風吹馬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馬耳東風」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馬耳東風」原作「東風射馬耳」,意指東風吹過馬耳邊,瞬間消逝。見於唐代詩人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詩。典源節錄的大意:在北窗下吟詩作賦盡談些風花雪月的事情,說得再多也不比一杯水來得有價值。世間的人聽到這些都轉頭就走,就像東風吹過馬耳,瞬間消逝無蹤,起不了任何作用,比喻充耳不聞、無動於衷。亦可省作「東風馬耳」,例如:宋代詩人范成大〈丙午新正書懷〉詩一○首之八:「栗里歸來窗下臥,香山老去病中詩。東風馬耳塵勞後,半夜雞聲睡熟時。」而「馬耳東風」則見於宋代蘇軾〈和何長官六言次韻〉詩五首之五:「青山自是絕色,無人誰與為容。說向市朝公子,何殊馬耳東風。」指的...
馳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快速消逝的歲月。南朝宋.鮑照〈發後渚〉詩:「華志分馳年,韶顏慘驚節。」
富貴一場春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富貴隨時會消逝。語出宋.趙令畤《侯鯖錄》卷七:「東坡老人在昌化嘗負大瓢,行歌於田間,有老婦年七十,謂坡云:『內翰昔日富貴一場春夢』,坡然之,里人呼此媼為『春夢婆』。」
芳魂已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美人的魂魄已經消逝。多用以稱女子年輕早逝。如:「那位女明星生前甚受歡迎,如今雖然芳魂已杳,卻仍有不少影迷依舊深深的懷念著她。」
過眼風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萬事萬物由眼中經過,就如風中之燈火,轉瞬間就消逝。如:「人生雖如過眼風燈,但把握現在即是永恆,仍須好好努力。」
猋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像暴風一樣迅速旋轉消逝。漢.司馬相如〈封禪文〉:「協氣橫流,武節猋逝。」《宋史.卷一三二.樂志七》:「玉節猋逝,翠旗並馳。」
無蹤無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消逝得沒有蹤跡。《紅樓夢》第六六回:「說畢,一陣香風,無蹤無影去了。」也作「無影無蹤」。
翳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消逝。晉.陸機〈愍懷太子誄〉:「傷我惠后,寂焉翳滅。」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