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55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吼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憤怒或情緒激動時的喊叫聲。[例]深山裡,不時傳來一陣陣老虎的吼聲。
亂墜天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絕陘、并包佳麗入江亭,新霜浦漵綿綿靜,薄晚林巒往往青。」楊無為有詩云:「空書來震旦,康樂造淵微。貝葉深山譯,曼花半夜飛。香清雖透筆,蕊散不霑衣。舊社白蓮老,遠公應望歸。」■宋.呂祖謙《詩律武庫.卷一○.釋學門.講經天花墜》梁僧法雲,其母初生雲時,忽見雲氣滿室,光色瑩徹,因名法雲,及出家後更不易。梁武帝重佛,尤敬於雲。雲與誌公相善,誌亦重雲,號為大我法師。雲常講經次,有天花散墜,大眾咸睹,嘆異非常,故坡〈次參寥放魚詩〉云:「法師說法臨泗水,無數天花墮麈尾。」用雲故事也。
枯葉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一種昆蟲。體呈赤褐色,靜止時,翅膀像枯葉,前後翅外角尖端突出部很顯明,雌蝶很大。幼蟲體形稍扁,灰紫色,喜食多種作物葉片,為害極大。分布於全島及離島的深山森林中。
杜荀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的罪行:「遍搜寶貨無藏處,亂殺平人不怕天」。《山中寡婦》揭露賦稅的苛重,反映農民的悲慘命運:「任是深山更深處,也應無計避徵徭」。《再經胡城縣》控訴地方官吏靠屠殺人民起家,表現了對人民的極大同情和對官吏的無情贈恨:「去歲曾經此縣城,縣民無口不冤聲。今來縣宰加朱紱,便是生靈血染成!」《亂後逢村叟》、《題所居村舍》描繪了戰亂後農村凋敝、民不聊生的景象。另外,杜荀鶴也寫過不少酬唱投獻和流露頹廢思想情緒的詩篇,他專攻近體詩,尤其擅長寫七律詩,其詩語言淺近通俗,風格清新流利。 著作自編《唐風集》三卷,錄詩三百餘首,今傳。 評價(資...
撥萬論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計算財富以萬、千而論。形容財富極多。元.武漢臣《玉壺春》第一折:「任抓掀,不是我撥萬論千,常拚著賣了城南金谷園。」。元.鄭廷玉《忍字記》第二折:「謝兄弟肯留納,我將那撥萬論千這回罷,深山中將一個養家心來按捺。」《水滸傳》第四七回:「每日撥萬論千盡托付與杜興身上。」也作「撥萬輪千」。
相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彼此連貫。《史記.卷七四.孟子荀卿傳》:「於是有裨海環之,人民、禽獸莫能相通者。」宋.王安石〈上杜學士言開河書〉:「而深山長谷之水,四面而出,溝渠澮川,十百相通。」
混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使行跡混雜在人群之中。指隱身不露。[例]這位隱士非常奇特,不在深山中幽居,卻混跡在巷里之中。
鶡冠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相傳為春秋時楚人所撰,撰者姓氏不詳,常居深山,以鶡鳥羽為冠,故用以為名。共十九篇,宋陸佃注。內容以道家之言為主,而雜以法家刑名之說。
人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人所發出的聲響。如:「在這深山的夜裡,人籟靜息,只聽得蟲鳴蛙唱,此起彼落。」
鶡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相傳春秋時有一楚人,隱居深山,以鶡羽為冠,人稱「鶡冠子」、「鶡冠」,遂成後世隱士所戴的一種帽子。《文選.劉孝標.辯命論》:「至於鶡冠甕牖,必以懸天,有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