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18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滑動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岩石順向坡滑動,滑動面之傾斜方向與坡面方向一致(或大致相同),此時,滑動面與水平面之夾角稱為滑動角。岩盤之層面、劈理面、片理面、與節理面,都有可能是順向坡的潛在滑動面。一般而言,順向坡滑動之必需條件為:
坡面角>滑動角>抗剪角 而有利於順向坡滑動之條件為潛在滑動面之下端見光(daylight),但也有例外。例如,台北市虎山順向坡滑動,滑動面之上、中段皆為砂、頁岩之層面,但下段卻剪破膠結不是很好的弱砂岩。 在擋土牆土壓力分析時,若採藍金(Rankine)理論,滑動面下端通過擋土牆後跟,並以(45°+ф /2)之仰角為滑動角延伸至背填土地表;若採庫侖(... |
滑動接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拉邦舞譜動作名詞。滑動接觸是指兩個不同物體、兩個身體部位或是身體某一部位與地板相互接觸時產生滑動的狀態。由於滑動接觸是接觸狀態的延續,符號的畫法是由兩滑動接觸弧線依照動作之需求,按水平式或垂直式平行排列滑動接觸的兩端如同接觸弧線一樣,記載著接觸之物體或身體部位。滑動接觸常用於記錄芭蕾動作,如Battement Tendu與Battement Jeté,其方法是利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接觸弧線〔見Contact Bow〕。足符鉤亦是一種接觸弧線,使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足符鉤表示滑動狀態,而不同符鉤代表著同足部接觸地面,其動作之時間依據接觸弧線在方向符號旁邊的位置而定。
Ann Hutchinson《Labanotation: The System of Analyzing and Recording Movement》1977.
|
席魯滑步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在摩洛哥馬拉喀什(Marrakech)的亞特拉斯山脈(Atlas)的席魯人,由全為男人或全為女人表演的圓圈舞蹈。可能有二十位打鼓者及五十到一百位舞者,在一大中庭或一草原上表演。舞者踩著細碎輕巧的步子前後移動,沒有明確的舞步,為輕鬆不費力且吸引人的滑步,在舞者穿著的長袍下,更難窺視舞步,舞者上半身保持靜止不動,僅用手臂作規律性的舉起放下。此圓形舞隊的移動渾然一體,絕非個別舞蹈的集合,觀賞者只見舞者不停地以流暢的動作變換隊形;這個圓圈有時擴大有時縮小,從右到左緩慢移動,宛如一條富彈性的鍊子巧妙地變換成各式各樣的形狀。有時候會有二位獨舞者在圓圈內表演,或站立,或前進,或後退,在平緩圓滑的動作外...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
滑稽諷刺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劇種類名詞。一種喜劇類型,將劇中的人物、舞臺動作、對白、與服裝誇張化,以達到破壞寫實性的幻覺;十七到十九世紀期間,此類的戲被用來諷刺一些流行的文化或藝術作品。到了二十世紀,這個詞彙也被用來描述一種戲劇上的諷刺喜劇,以諷刺為號召,千篇一律的喜鬧方式、唱歌、跳舞,甚至有脫衣舞表演。史帝芬桑德漢(Stephen Sondheim, 1930-)的音樂劇版本《吉普賽》(Gypsy, 1959)就是根據吉普賽女郎李蘿絲(Rose Lee)在滑稽諷刺劇中的表演經驗。
J. P. Mobley《Dictionary of Theatre and Drama Terms》.
|
滑動摩擦係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力學名詞。測量二接觸面間產生滑動之阻力大小的係數(參見靜摩擦係數及動摩擦係數)。
|
滑軟首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Melacocephalus laevis (Lowe, 1843)
頭部寬大肥厚,質感滑軟腫脹,所以被稱為「滑軟首鱈」,軀幹粗壯,尾部細長,從魚體側面觀,顯得「頭重尾輕」,吻短呈錐狀,口大,下位,有一短頦鬚,齒為犬齒,上頜齒2列,外列擴大,下領齒則為1列。鰓條骨7根,其上被鱗。第一背鰭之硬軟條光滑無鋸齒。體被小型櫛鱗,鱗片上佈滿多列之細長棘刺。腹部發光器發達,分為前後兩部分,前為彎月型之凹窩,後為圓型,與肛門之間有一深溝相連。體型屬於大型鼠尾鱈,可成長至60公分。
廣泛分布於大西洋,印度洋,台灣,中國東海。
生活於200~1,000公尺,水溫7~12℃的水域中,棲息於混濁泥沙底質上,以小型魚類及蝦蟹為食。繁殖季為初春。
北大西洋的古代漁夫會利用大型個體腹部發光器的分泌物,來當作捕捉鱈魚的誘餌。除此,無經濟價值,通常作為下雜魚。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鱈形目(Order Gadiformes)
准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Paracanthopterygii)
鼠尾鱈科(Family Macrouridae),Grenadiers,Rattails
|
潤滑錘舌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布:泛世界分布型。 此種多生長在潮濕,長滿苔蘚的岩壁,夏季時發生。孢子的隔板需至成熟時才會出現。
|
加州滑銀漢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Leuresthes tenuis (Ayres, 1860)
體細長,略側扁,頭長略等於體高;吻短,其長略等於眼徑;口尖突,完全伸出時幾成管狀;下腭短於上腭;主上腭骨窄小,其末端不達瞳孔下方;前主上腭骨甚延長,彎曲,其後部較寬;具2分離背鰭,第一背鰭具5硬棘,位於體背中央之略後方;第二背鰭具1棘及9軟條,起點位於第一背鰭後方約7~9鱗片處;臀鰭基底甚長,具1棘及22軟條,其起點在第一背鰭起點之前下方;胸鰭三角形,其長略大於頭長;腹鰭短小,其基底位於胸鰭末端之後下方;尾鰭深開叉;兩腭無齒;體具光滑小圓鱗,一縱列具鱗約75枚。體淡青色,半透明,體側具略帶藍色之銀色縱帶,帶寬約1.5鱗列。體長15公分。
僅分布於美國加州的舊金山至聖地牙哥海岸邊。
常成群游泳於近岸。本種魚有配合潮汐在沙灘上產卵之特殊生殖習性,每年3~8月於美國加州之大潮時,每月月圓後的第2~4日晚上,潮水剛開始要退落時,雌魚隨著拍上岸的浪潮盡力游到海灘高處,其後面伴游著數尾雄魚;雌魚將尾部鑽進沙中,於沙面下約5公分處產卵,隨後雄魚將其身體圍繞在雌魚身上,將精液射到卵上,並隨即回到水中,其全部受精過程大約僅30秒鐘;然後雌魚才於下一浪潮洄流時,退回海裡。此種繁殖方式,可能是為了確保受精卵不致被其他動物或天敵吃掉,而且魚卵在溫暖潮濕之沙中要過10天左右,卵內的胚胎發育才能完全,此時潮流之水位較低,不致淹浸魚卵,當下一次大潮到來時,把沙粒沖開使剛孵化之仔魚隨退下之海水飄流而去...
本種魚為保育類魚類,遊釣之漁民被限定用手並限量採捕,且僅能在夜間利用月光或提燈捕捉。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銀漢魚目(Order Atherin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銀漢魚亞目(Suborder Atherinoidei)
銀漢魚系(Series Atherinomorpha)
銀漢魚科(Family Atherinidae),Silverside
|
滑石片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滑石片岩 (Talcs chist) 滑石片岩為以滑石為主,顏色白至淺綠,硬度甚低,片狀組織緻密,有滑膩感。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