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5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7.518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語拼音系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拼音系統係1958年由中國大陸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5次會議批准公布的拼音方案。內容包括字母表、聲母表、韻母表、聲調符號、隔音符號5個部分。
  語拼音主要以音位原理加以編訂,以濁音字母""b, d, g""代表清音不送氣的音。其次盡量做到一音一符,因此用""j, q, x""這3個字母分別代表""ㄐ、ㄑ、ㄒ""這3個聲母;同時為了拼寫的簡短,""zh, ch, sh""可以簡化作""Z, C, S""。聲調符號採用""-""、""ˊ""、""ˇ""、""、""分別表示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四聲。
  語拼音的詞係採取連寫為原則,通音節有混淆之虞者,特別設計隔...
魏風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末年建安時期詩歌所表現出的特色。此時期的詩歌剛健遒勁,和齊梁時期的采麗摛文迥然不同。也稱為「建安風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鹵莽的男子。如:「千萬別將這些事告知那莽,以免節外生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長江和水的合稱。《詩經.小雅.四月》:「滔滔江,南國之紀。」《文選.謝朓.新亭渚別范零陵詩》:「雲去蒼梧野,水還江流。」
2.《詩經.大雅》的篇名。共六章。根據〈詩序〉:「江,尹吉甫美宣王也。」首章二句為:「江浮浮,武夫滔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朝代名。(西元221~264)劉備以宗室稱帝於蜀,繼承統,為三國之一,史稱為「蜀」。凡二主,四十三年。有今四川及雲南、貴州北部、陝西舊中府一帶,為魏所滅。
代太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代太學」是西武帝時創設的高等教育機構。設立太學之議,起於董仲舒在賢良對策中「求賢必先養士」的主張,建議「興太學,置明師」,以培育天下之士,而備國家之用。到了建元五年(西元前136),首置五經博士;元朔五年(西元前124),丞相公孫弘、太常孔臧等又建議置博士弟子員五十名,於是太學正式成立。
  太學的主管是九卿中職掌禮儀文教的太常;太學教授為五經博士。博士的任用,方式不一;有經朝臣或其他博士推薦的,有由官員改任的,有係特別徵召的,有為賢良、文學或明經等科選士轉任的,有試經第一而出任的,也有博士弟子直接擢升的。博士的待遇最初是四百石,宣帝時增為六百石。博士的首席最初稱僕射,平帝...
堡協定](德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早在一九五五年二月德國各邦教育部長常設會議就簽訂了一項德國各邦統一學校制度協議,由於協議地點是在杜塞爾多夫故稱之為[杜塞爾多夫協議](Düsseldorfer Abkommen)。到一九六四年十月又在堡簽訂[德國統一學校制度新協定](Neufassung des Abkommens zwischenden Ländern der Bundes-republik),稱[堡協定],協定共有五章,分為二十二條款。第一章為一般規定,學年度的開始為每年的八月一日,而結束為七月三十一日。全時間的義務教育延長到九年。凡在六月三十日以前滿六歲的兒童即要上學;第二章為學制,統一規定學校的名稱;所有兒童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傭工、幫手。《儒林外史》第四二回:「隨後一個人,後面帶著一個二,手裡拿著一個拜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比喻不易屈服的人。如:「他一向不畏懼強權,但對於兒女情感,也有其鐵柔情的一面。」《元史.卷一九四.忠義列傳二.張桓》:「賊知終不可屈,遂刺之。年四十八。賊後語人曰:『張御史真鐵,害之可惜。』」《水滸傳》第一○八回:「帥府前軍士,平素認得蕭嘉穗,又曉得他是鐵。」
2.形容身體健壯的男子。《花月痕》第四一回:「孤客本來可憐,何況是病?病裡又有許多煩惱,就是鐵,也要磨壞!」
十六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陀入滅後,受佛囑咐住在世間護持佛法的十六大羅。十六羅從五世紀後期,受到中國廣泛的崇拜,並成為佛教藝術重要的創作體裁,唐末至宋初由十六尊羅發展成十八尊流行中國、西藏二地。大阿羅難提蜜多羅所說法住記:「復重請言:『所說十六大阿羅我輩不知其名何等?』慶友答言:『第一尊者名賓度羅跋羅惰闍;第二尊者名迦諾迦伐蹉;第三尊者名迦諾迦跋釐墮闍;第四尊者名蘇頻陀;第五尊者名諾距羅;第六尊者名跋陀羅;第七尊者名迦理迦;第八尊者名伐闍羅弗多羅;第九尊者名戍博迦;第十尊者名半託迦;第十一尊者名囉怙羅;第十二尊者名那伽犀那;第十三尊者名因揭陀;第十四尊者名伐那婆斯;第十五尊者名阿氏多;第十六尊者名注荼半託迦;如是十六大阿羅。』」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