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4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魚目混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魚眼睛混充珍珠。語本《文選.任昉.到大司馬記室牋》:「惟此魚目」句下李善注引《韓詩外傳》:「白骨類象,魚目似珠。」比喻以假亂真。《花月》第一七回:「他道你是魚目混珠,你該罰他鍾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指感情上的裂。[例]嫌隙、仇隙
金蟬脫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四:「我專心為你,豈復有他戀?只要做得沒個跡,如金蟬脫殼方妙。」
藕斷絲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蓮藕折斷了,藕絲仍相連。語本唐.孟郊〈去婦〉詩:「妾心藕中絲,雖斷猶牽連。」比喻表面關係斷絕,實際仍有牽連。多指男女間情意未絕。《花月》第一二回:「鴇兒愛鈔,姐兒愛俏;所以藕斷絲連,每瞞他嬤給他許多好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繡線。通「絨」。明.高啟〈效香奩〉詩二首之一:「青瑣初空別恨長,繡茸留得唾香。」
記憶,長期記憶通常須藉由複誦(rehearsal),而這與訊息在短期記憶中的處理過程(複誦量及記憶的跡強度)兩者之間有直接關係。多重儲存模型中的訊息,可從一種儲存轉栘到另一種,因此亦能解釋感覺記憶中的訊息可快速傳遞至短期記憶,而短期記憶中得到複述的材料也能傳遞至長期記憶。 參考文獻李素卿譯(2004)。認知心理學 Cognitive Psychology:A Student’s Handbook(Michael W.Eysenck、Mark T.Keane原著)。台北市:五南。岳修平譯(1998)。教學心理學:學習的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裂、縫隙。《續漢書志.第一.律曆志上》:「候氣之法,為室三重,戶閉,塗釁必周,密布緹縵。」明.宋應星《天工開物.卷中.鐘》:「若相承遇緩,則先入之質欲凍,後者不粘,釁所由生也。」
渾然天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然形成,沒有人為雕琢的跡。用以形容才德或文章等自然完美。宋.胡仔《苕溪隱叢話前集.卷三六.半山老人四》:「然意與言會,言隨意遣,渾然天成,殆不見有牽率排比處。」
一鼓作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劌,音ㄍㄨㄟˋ。 (4) 馳:驅車追擊齊師,乘勝追擊之意。 (5) 轍:音ㄔㄜˋ,車輪駛過的跡。 (6) 克:戰勝。 (7) 故:緣由、原因。 (8) 靡:音ㄇ|ˇ,倒。此處「旗靡」引申為兵敗潰散的意思。
銘印效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起源2 學習應用3 例子4 相關文獻 起源「銘印效應(imprinting)」也稱為「銘鑄」行為與「印作用」。此為德國著名行爲學家海因羅特自小鵝破殼而出的實驗中歸納而來,而後由德國另一位行爲學家洛倫茲,命名爲銘印效應。一九一○年,勞倫茲在他最著名的研究中,將一窩灰雁的蛋分開,一部份留在母雁處;另一部份則移至孵卵器中孵育。由母鳥孵出的幼雛表現正常,會跟隨在母雁後方,正常的成長並與其他的雁交配繁殖。當人工孵育的卵孵化時,幼雛出生時的幾個小時中與工作人員相處在一起而不是母雁,自此之後,他們就緊跟在勞倫茲後並表現出不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