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07 ms
共 9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故態復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故態復萌」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故態復萌」典源作「故態復還」。劉禹錫(西元772∼842),字夢得,唐彭城人,生卒年不詳。貞元九年進士,後為監察御史。因參加以王叔文為首的政治革新運動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晚年曾為太子賓客,故亦稱為「劉賓客」。劉氏擅長詩文,與白居易為好友,詩名相當,並稱「劉白」。賦體演變到了唐代,重要性已經被詩所取代,不過仍有一些詩人以散體賦、騷體賦和俳賦的形式,創作了不少托物言志、抒情詠懷的短賦佳作。〈砥石賦〉便是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時,作以自勉。文中自述有一把寶劍,本來非常鋒利,被貶朗州之後,因為南方氣候潮濕,以致寶劍生鏽,甚至拔不出來。有一位朋友知道了,就送...
|
不待思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不假思索」。見「不假思索」條。01.明.李開先〈文林郎河南道監察御史北泉藍公墓志銘〉:「七歲善記誦,能詩對。從資善公於京師,福山孫內翰珪以長對難之,不待思索,句奇絕而字的確已。」
|
故態復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故態復萌」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故態復萌」典源作「故態復還」。劉禹錫(西元772∼842),字夢得,唐彭城人,生卒年不詳。貞元九年進士,後為監察御史。因參加以王叔文為首的政治革新運動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晚年曾為太子賓客,故亦稱為「劉賓客」。劉氏擅長詩文,與白居易為好友,詩名相當,並稱「劉白」。賦體演變到了唐代,重要性已經被詩所取代,不過仍有一些詩人以散體賦、騷體賦和俳賦的形式,創作了不少托物言志、抒情詠懷的短賦佳作。〈砥石賦〉便是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時,作以自勉。文中自述有一把寶劍,本來非常鋒利,被貶朗州之後,因為南方氣候潮濕,以致寶劍生鏽,甚至拔不出來。有一位朋友知道了,就送...
|
察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唐代御史臺下三院之一,監察御史隸屬之。《新唐書.卷四八.百官志三》:「御史臺……其屬有三院:一曰臺院,侍御史隸焉;二曰殿院,殿中侍御史隸焉;三曰察院,監察御史隸焉。」
|
刷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查卷,稽查各所屬衙門審理刑獄案件的情形。元.關漢卿《竇娥冤》第四折:「隨處審囚刷卷,體察濫官汙吏。」《警世通言.卷一一.蘇知縣羅衫再合》:「在京二年,為『急缺風憲事』,選授監察御史,差往南京刷卷。」也作「磨刷」、「照刷」。
|
故態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故態復萌」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故態復萌」典源作「故態復還」。劉禹錫(西元772∼842),字夢得,唐彭城人,生卒年不詳。貞元九年進士,後為監察御史。因參加以王叔文為首的政治革新運動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晚年曾為太子賓客,故亦稱為「劉賓客」。劉氏擅長詩文,與白居易為好友,詩名相當,並稱「劉白」。賦體演變到了唐代,重要性已經被詩所取代,不過仍有一些詩人以散體賦、騷體賦和俳賦的形式,創作了不少托物言志、抒情詠懷的短賦佳作。〈砥石賦〉便是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時,作以自勉。文中自述有一把寶劍,本來非常鋒利,被貶朗州之後,因為南方氣候潮濕,以致寶劍生鏽,甚至拔不出來。有一位朋友知道了,就送...
|
時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時的輿論。唐.白居易〈牛僧孺監察御史制〉:「訪諸時論,宜當朝選。」
|
未識一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制,宋廢。
(2) 韋雍:唐朝人,生卒年不詳。曾為太子賓客。張弘靖為幽州節度使時,其為觀察判官,攝監察御史。主政其間,與張弘靖多改習俗,引起當地居民不滿,憤而起亂,遭叛民捕殺。
(3) 張宗厚:唐朝人,生卒年不詳。為張弘靖任幽州節度使之從官,與韋雍等俱遭叛民殺害。
(4) 呵叱:大聲責罵。叱,音ㄔˋ。
(5) 薊:地名。唐玄宗開元十八年置,治所在漁陽,約當今河北省薊縣。
(6) 石:音ㄉㄢˋ,古代計算重量的單位。 〔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新唐書.卷一二七.張嘉貞列傳》
|
李慈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29~1894)字㤅伯,號蓴客,自號越縵老人,清會稽(今浙江省紹興縣)人。曾任山西道監察御史,擅長寫作詩賦,致力史學。著有《駢體文鈔》、《白華絳柎閣詩集》、《越縵堂日記》等。
|
內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指母喪。唐.楊烱〈原州百泉縣令李君神道碑〉:「君年十一丁內艱,朋友相哀。」《新五代史.卷五四.雜傳.李琪傳》:「其兄珽,唐末舉進士及第,為監察御史。丁內艱,貧無以葬,乞食而後葬。」也作「內憂」。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