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0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4.381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諸葛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伏龍」。 生平   劉備屯兵新野時,徐庶為幕僚,向劉推薦諸葛亮。劉備三訪其廬,諸葛亮才與其相見,並立刻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對》。即佔據荊、益二州,聯合孫權,對抗曹操,統一天下的建議。深得劉備的讚賞,自此成了劉備主要輔佐。後助劉備敗曹操於赤壁,佐定益州,使蜀與魏﹑吳成鼎足之勢。曹丕代漢為帝後,劉備也稱帝,諸葛亮出任丞相,總理國家大事,關羽鎮守荊州。  章武三年(223)春,劉備在永安病危,召諸葛亮矚託後事說:「君才十倍於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助,便給以輔助;若其不才,您可取而代之。」諸葛亮忙哭道:「臣必竭心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套、穿,通常指穿鞋。[例]他趕時間,一蹬上鞋子立刻往外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承受。《三俠五義》第六回:「瞧你老爺們這個勁兒,立刻給我個眼裡插棒槌,也要我們擱的住呀!」
近水樓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看來好像是在講草木和月亮,其實是在暗示︰「在大人身邊的人都受到您的提拔,卻唯獨我沒有啊!」范仲淹看了立刻明白他的意思,便為蘇麟薦舉了一個理想的職位。後來「近水樓臺」演變為成語,就用來比喻占得地利之便,先得機會。
心寬體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境樂觀開朗,生活無憂無慮,身體自然舒坦。《兒女英雄傳》第四○回:「一痛快,不覺收了眼淚,嗤的一笑,立刻頭就不暈了,心寬體胖,週身的衣裳也合了折兒了。」
示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學所以感人,是它能把人領到另一個世界,所謂「引人入勝」。而示現修辭法,是把另一種境界移到你的面前,讓你立刻感受到它的存在。這種修辭法是把見不到的、聽不到的事物,寫的可見、可聽,且活生生的出現在讀者眼前。(註一)目錄1 種類1.1 追述的示現1.2 預言的示現1.3 懸想的示現2 參考資料3 關鍵字 種類 追述的示現所謂追述的示現,是指在語文中,將以往的事情描述得彷彿仍然在眼前一樣呈現的修辭技巧。(註二)如:1. 唐‧白居易<與元微之書>:「僕去年秋始遊廬山,到東、西二林間香鑪峰下,見雲水泉石,勝絕第一,愛不能割,因置草...
初始效應和新近效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收午餐費,檢查家庭作業、和進行其他非教學的活動。然而,較佳的做法應該是延後這些非教學的活動;一上課就立刻教導重要的概念,而在接近下課時才處理必要的行政事務。 關鍵字中文: 初始效應和新近效應英文: The initial effect and recency effect 參考書目Robert E. Slavin(2005)。教育心理學,頁228。台灣培生教育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見縫插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看到一點縫隙,就順便插進一根針。比喻善於把握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間、時機。如:「那個人喜歡在同事間見縫插針,挑撥是非,大家都討厭他。」
疑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懷疑、不能立刻就明白的道理。晉.陶淵明〈移居〉詩二首之一:「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老殘遊記》第一七回:「我們兩個人都不承認,外人一定說是我弄的,斷無疑義。」
胡作非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胡作非為」原作「慣作非為」。張瓘(?∼西元950),五代時同州車渡村人,張承業姪子。張承業事後唐莊宗,甚得寵信,於是張瓘前去投靠他,亦受到莊宗重用,被任為麟州刺史。張承業治家甚嚴,有一個任磁州副使的姪子犯了殺人罪,他毫不包庇,立刻加以捕捉處死。張承業知道張瓘年少時曾誤入歧途,跟隨劉開道作賊,於是勸誡他:「你年輕的時候不顧法紀,任意妄為,今日必須痛改前非。如果你不肯改過向善,隨時都有可能被處死。」後來「胡作非為」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不顧法紀或不講道理的任意妄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