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4.655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司馬相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著作3 評價4 參考資料 生平  司馬相如少年時喜愛讀書與劍術,崇敬戰國藺相如,遂改名相如。漢景帝時,武騎常侍。景帝不好辭賦,梁孝王劉武來朝,司馬相如才得以結交鄒陽、枚乘、莊忌等辭賦家。後來他因病退職,前往梁地與這些作家相交數年,期間作《子虛賦》。  梁孝王卒,他回到故里,投靠臨邛令。這段期間也就是一向為人津津樂道「琴挑文君」故事發生的時期。在司馬相如到了當地後,縣太守每日必訪,而司馬相如起初還和縣太守向見,但幾日之後不管縣太守怎樣提議向見,他卻始終不許。這樣的『奇聞』在小小的縣城迅速的傳開了,而在這個小...
劉大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嘆說:“如苞何足算哉!邑子劉生乃國士爾!”並讚他是韓愈、歐陽修一流人物,一時名噪京城,士大夫多願與其結交。雍正七年(1729年)、十年,兩次參加考試都登副榜。乾隆六年(1741年),由方苞薦舉應博學鴻詞科,被大學士張廷玉壓制落選。張後知大櫆同邑,深惋惜。乾隆十五年,張廷玉特舉其參試經學,又未被錄取。大櫆60歲後為黟縣教諭。幾年後告歸,居樅陽江濱不再出遊,以文學教授生徒。 文學觀點 大櫆師事方苞,深得方苞的推許;他又是姚鼐的老師,故為“桐城派三祖”之一。大櫆雖出方苞之門,但文風不同,方苞深於經學,對文章提倡義法,用筆嚴謹...
黌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校。《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七:「必須得個子弟,在黌門出入,方能結交斯文士夫,不受人的欺侮。」也作「黌宮」、「黌校」。
締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結交。《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不愛珍器重寶肥美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縱締交,相與為一。」
忘年之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拘年歲行輩而結交為友。唐.顏真卿〈孫逖文集序〉:「十五時,相國齊公崔日用試土火鑪賦,公雅思遒麗,援翰立成,齊公駭之,約以忘年之契。」也作「忘年之交」。
交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往來、結交。《後漢書.卷八七.西羌傳.羌無弋爰劍傳》:「隔絕羌胡,使南北不得交關。」《初刻拍案驚奇》卷六:「他是個秀才娘子,等閒也不出來,你又非親非族,面不相干,打從那裡交關起?」
劉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57~1909)原名孟鵬,字雲搏,後改名為鶚,字鐵雲,又字公約,筆名洪都百鍊生,後人稱之為「老殘」,清丹徒人。性格豪爽有奇氣,好結交朋友,痛棄八股文,卻精通數學、醫學、水利。曾行醫經商,修築鐵路,並辦治黃河有功。庚子後,因私售倉粟罪被流放至新疆,病死於迪化。享年五十三歲。著《老殘遊記》、《鐵雲藏龜》等。
新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新結交的知心朋友。語本《楚辭.屈原.九歌.少司命》:「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晉.陶淵明〈乞食〉詩:「情欣新知歡,言詠遂賦詩。」
蘇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衡論〉等二十二篇文章,歐陽修一見大為讚賞,譽為「孫卿子之書」,向朝廷推薦,一時文名大顯,士大夫爭相結交。嘉祐三年,仁宗召試舍人院,洵上書辭謝。五年,任秘書省校書郎,次年任霸州文安縣主簿,與姚闢同修〈太常因革禮〉一百卷,即是為宋室歷代先皇編寫傳記,書成,不久即病逝,追贈光錄寺丞。其散文得力於〈戰國策〉、〈史記〉,長於議論。其散文論點鮮明,論據有力,言語鋒利,縱橫恣肆,具有雄辯的說服力。歐陽修稱讚他「博辯宏偉」,曾鞏說「煩能不亂,肆能不流」。例如〈心術〉篇,文中大量運用判斷句式,語氣堅定有力,行文猶如主將部伍行陣,整齊而有...
年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少年,年輕人。《三國志.卷三二.蜀書.先主備傳》:「好結交豪俠,年少爭附之。」《唐語林.卷一.政事上》:「其後補署,悉用年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