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麥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京都議定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京都議定書(Implementation of the Kyoto Protocol;Kyoto Protocol) 起源為了免受氣候變暖的威脅,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開「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通過「京都議定書」,限制已開發國家溫室氣體排放量,以抑制全球暖化。議定書中規定,到2010年,所有發達國家二氧化碳等6種溫室氣體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減少5.2%。依此標準,歐盟須削減8%、美國削減7%、日本削減6%、加拿大削減6%、東歐各國削減5~8%。紐西蘭、俄羅斯和烏克蘭可將排放量穩定在1990年的水準上。議定...
秦始皇兵馬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秦始皇兵馬俑位於中國陝西省臨童縣(今西安市臨童區)的晏寨公社(今晏寨鄉)附近的秦始皇兵馬俑,一般又被稱為「秦始皇陵兵馬俑」、「秦兵馬俑」,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列之世界遺產之一。(註1)秦始皇陵在過去中國「事死如事生」的觀念之下,古代君王為死後能繼續生前的繁華享樂,故相當重視陵寢的修建,秦始皇自即位時即開始興建其陵墓,而其陵墓以真人比例的地下御林軍盛為有名。一般認為秦始皇陵興建於西元前兩百四十六年至西元前兩百零八年之間,中間歷時三十九年之久,為中國秦朝皇帝秦始皇的陵墓,其規格相當宏大,且佈局結構嚴...
地球高峰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球高峰會(Earth Summit),正式名稱為「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UNCED)」,西元1992年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是各國政府為因應人類普遍關懷課題、尋求行動共同基礎的重要會議,目的在釐定全球一致奉行的方針,以防地球環境惡化,並保護瀕臨滅絕的生物。該會議草擬了若干規章,如兼顧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地球憲章》(Earth Charter)、處理受汙染環境的《二十一世紀議程》(Agenda 21)等。
非政府組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ons、簡寫為INGOs),譬如「國際特赦協會」(Amnesty International)。根據聯合國經濟暨社會理事會 (ECOSOC),非政府組織必須接具備某些基本條件,除了支持聯合國所揭櫫的目標外,還必須非營利、非暴力、非政黨、非經政府間的協議而設立、以及不刻意干涉某國的內政。當然,最狹義的非政府組織是指社會運動組織。NGO指非政府、國家建立之組織,有些為營利企業,但多數是社會、文化、法律、環境上的倡議團體,以非營利為主要訴求,經費由多半來...
託管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聯合國委託一個或幾個會員國管理的地區。包括國際聯盟時期之委任統治地,與二次大戰自戰敗國割離之領土,以及負管理責任之國家自願置於該制度下之領土。
希特勒(Adolf Hitler)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塞爾維亞(Serbia)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