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4.849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駟門高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臺南縣新營國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國六十五年九月,改建中正路、三民路圍牆,重建操場完成。 民國七十四年十二月六日,興建學生活動中心落成。 民國七十六年八月一日,第五任校長陳輝清先生接任。 民國七十九年十二月,校門口中正路地下道完成。 民國八十年九月一日,興建學生午餐廚房完成,開始供應營養午餐。 民國八十四年六月一日,興建幼稚園教學大樓落成。 民國八十八年九月一日,第六任校長劉英明先生接任。 民國九十三年四月,北棟教室落...
氣象維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拜占庭文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世(491~518)則徹底治裡帝國的財政。 新羅馬君士坦丁堡官方名稱為新羅馬,於公元330年5月正式落成。當時在這個城市新建的體育場裡還舉行了盛大的慶祝活動,其中包括引人注目的各項比賽。從全國各地運來了許多奇珍異寶,為這座城市增添許多光彩。在教堂、公共場所和家中,都擺放或懸掛著基督和聖母瑪利亞的塑像或畫像,以表示敬意。藝術家並不是努力根據他們的原樣製作這些「畫像」,而是依傳統的姿態進行複製,在擢上美麗的色彩。公民維護著希臘和羅馬的文化:希臘書籍充斥著圖書館;地方行政長官則執行著羅馬法律。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戴克里先、狄奧...
堂構維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錦上鋪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著菴遮。又要涪翁作頌,且圖錦上添花。」涪翁,即黃庭堅本人,因為他曾謫居涪州,所以自號涪翁。「了了菴」落成時,請來黃庭堅作頌詞,他於是作出「且圖錦上添花」這樣的句子,以「錦」比喻新落成的菴,以「花」比喻自己的頌詞,「花」固然是美的,但真正值得稱頌的是菴本身的完美,作此頌詞不過是使好上加好。「錦上添花 」就是用來比喻美上加美,喜上加喜。在後起的章回小說中,這個成語常常被使用,如《水滸傳》第一九回描述晁蓋、吳用投奔梁山時的情形,其中提到林沖的一段話:「今日山寨,天幸得眾多豪傑到此,相扶相助,似錦上添花,如旱苗得雨。」也是說各方人才加入梁山,好像在錦上添花一樣,真是喜上加喜,好上加好。
二二八事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族群對立、省籍矛盾埋下苗根。一直到一九九五年二月二十八日,有政府興建的「二二八紀念碑」在台北新公園落成,總統李登輝以國家元首的身分,公開道歉,希望人民能由此走出歷史的悲情,長達半個世紀的族群問題,才象徵性地得到初步的解決。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 二二八事件英文關鍵字: 228 Incident 參考資料張元、李孝悌/著。簡明中國歷史。頁361-359。龍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陰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府中錄事參軍。當時陳文帝曾經宴聚群臣,賦詩作樂。席間徐陵向文帝引見陰鏗,文帝即召陰鏗赴宴,並命其為新落成的安樂宮作賦。陰鏗奉令作賦,頃刻寫就,深為文帝所歎賞。後來陰鏗累遷招遠將軍、晉陵太守、員外散騎常侍,不久去世。 逸話據《陳書》所載,在某個天寒之日,陰鏗與賓友共聚飲宴,宴會間留意到一直負責斟酒的僕人沒有喝過酒,於是命人把酒炙熱並贈予那名僕人,在座的賓客都笑陰鏗多事,陰鏗卻說:「我們每天都酣暢地飲酒,而這個滿天都手拿酒杯的人卻不知道酒的味道,實在沒有道理。」後來侯景之亂爆發,陰鏗被賊人所擒,卻有人將他救走。陰鏗詢問那個救...
喜雨亭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喜雨亭記 喜雨亭記 文章背景北宋蘇軾作。蘇軾於嘉祐六年(1061年)任鳳翔判官,次年,鳳翔一帶苦旱,後慶得喜雨,適官舍旁所築的亭子落成,因命名為「喜雨亭」,並為文以記此事。 文章內容蘇軾〈喜雨亭記〉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則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書,漢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孫勝敵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齊,其示不忘一也。予至扶風之明年,始治官舍,為亭於堂之北,而鑿池其南,引流種樹,以為休息之所。是歲之春,雨麥於歧山之陽,其占為有年。既而彌月不雨,民方以為憂;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
輪奐之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美輪美奐」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禮記》是儒家一部重要的典籍,為十三經之一,內容多是孔子的弟子及後學所記。在《禮記.檀弓下》記載了一個故事:晉國趙武的新屋落成,很多大夫都前去參加落成啟用典禮;一位名叫張老的大夫說道:「這屋子是多麼的高大壯觀啊!這裡面的裝飾是多麼的美麗鮮明啊!從今以後,主人就要在這屋裡祭祀奏樂,在這屋裡居喪哭泣,也在這屋裡和宗族聚會飲宴了。」趙武回說道:「我能夠在這裡祭祀、居喪、與宗族聚會,表示我將來能夠善終,與先人們合葬於九原啊!」表面上張老是在稱讚屋宇高大豪華,實際上是在提醒趙武不可奢華太過,要適可而止。後來「美輪美奐」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房屋規模...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