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00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二韃子吃螺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歇後語)二韃子,指憨笨的小子;螺螄,田螺。吃螺螄時,用針籤戳入殼內,以手繞圈,螺肉即出;二韃子夯笨,吃螺螄時,或連身子一同繞圈。比喻說話拐彎抹角,不直接了當。《兒女英雄傳》第三三回:「我寧可輸了都使得,實在不能跟著你『二韃子吃螺螄──繞這麼大彎兒!』」
|
碧螺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綠茶。色澤青翠,香味濃郁。原產於江蘇省洞庭東山的碧螺峰上,因其葉遇熱會散發異香,故當地土人稱為「嚇殺人香」。清康熙年間,聖祖遊幸太湖,撫臣宋犖曾以此茶進,帝因其名不雅馴,遂改稱為「碧螺春」。也稱為「碧蘿春」。
|
車輪螺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殼體為低螺旋到平旋,外觀呈盤狀或陀螺形。外表平滑或有螺旋溝、螺旋肋、顆粒等裝飾。臍孔開闊,直至殼頂,由逆旋的胎殼封住。口蓋角質,內側有小柄。中三疊世拉迪尼亞階(Ladinian Stage)(約234百萬年前)-現代。
|
草蓆鐘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俗稱單齒螺,閩南語俗稱高螺仔、黑貓仔,中國大陸稱為單齒螺,英名Thick-lipped monodont, Labio monodont, Toothed top shell, Lipped top shell。貝殼小,殼徑約可達1.6公分,殼高約可達4.5公分,略呈卵形,螺層微凸,螺肋呈瓷磚狀排列,很像草蓆,因此而得名。殼表呈淡棕色至紫褐色、灰綠色、橘色、乳白色、紫色或黑色,是一種保護色。殼口內有白色的珍珠光澤,軸唇有1個大齒突,外唇到底唇有一些齒狀突起,底唇平直。無臍孔。口蓋角質,圓而薄,黃色。
|
斗笠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於牠們的外殼看起來很像鋼盔,所以又稱為海鋼盔,英名Grata limpet。貝殼表面粗糙,有些有許多放射肋,呈略高的斗笠狀,由背面看螺殼略呈卵狀,殼頂朝向前端,長可達6公分,而以2至4公分者較為常見,呈棕色,有些有深棕色或白色的班點,常有褐色的放射狀色帶。殼內面有珍珠光澤,殼很薄,可以看到殼表之色澤,頂端呈深褐色,螺殼的四周邊緣完整,具有褐色和白色交替的環帶,周圍有斑點,內面中央呈深褐色。
|
螺絲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螺栓的配合件。中心具有內螺紋的圓孔與螺栓的外螺紋相囓合,用以鎖固物體。參見「螺絲帽」條。
|
唐冠螺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貝殼可從中型到大型,殼厚,呈球狀。螺塔低,體螺層大。殼口成新月形。水管溝往後切至背側。內唇上有厚層滑層,外唇厚,內部有細齒。口蓋薄,角質,呈新月形,核在中心。齒舌的中央齒缺乏後齒尖。晚白堊世桑托階(Santonian Stage)(約85.8百萬年前)-現代。
|
螺旋狀(擰扭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拉邦動作分析名詞。為身體造形之一,指肩胛與骨盆方向相左、擰扭所形成之螺旋狀造形。
Cecily Dell《A Primer for Movement Description》1977、Rudolf von Laban《The Language of Movement》1974、Vera Maletic《Body-Space-Expression》1987 & ""Laban Concepts & Laban Dialects: Issues of Shape,""《The Guild Magazine》no. 77, May 1988: 23-31、《The LMA Compendium》1990.
|
渦螺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殼體可從小型到大型(0.9-50公分)。卵形到紡錘形。多數種類螺塔高,有些則螺層內捲。殼厚。殼表平滑或具縱肋,但少有螺旋肋或溝。原殼平滑,有1到3個螺層,第一個螺層長呈球形,並歪向一邊。殼口寬闊,內部到軸唇覆蓋著滑層且有褶皺。大多數缺乏口蓋。齒舌只有中央齒或左右各一個側齒。晚白堊世森諾曼階(Cenomanian Stage)(約99百萬年前)-現代。
|
峨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腹足綱峨螺科,軟體動物。殼卵圓錐形,螺塔高,殼口大,殼面有刻紋,白色無光澤,殼長三寸餘,棲近海泥沙中。也稱為「衣螺」。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