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5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記憶學習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記憶學習是一種能提高學習者對學習材料回憶程度的學習方法,其理論基礎是根源於認知心理學。從認知心理學的研究中得知,在短時間內對個體展示許多項目,但是只有那些引起個體注意的項目才能進入記憶中;並且只有那些經過反覆記誦而增強回憶強度的項目,才能夠長期記得,因此增強注意力與回憶強度是確立個體長時間回憶所必須的過程。
  記憶學習為了提高回憶學習材料的能力,因此從增強注意力與回憶強度著手。為了達成這個目標,可以藉著一些記憶策略,來形成與學習材料相聯繫的線索。而記憶學習使用的記憶策略可參考下列各點:(1)畫線法:利用畫線方式凸顯出學習材料的重要地方,增強學習者對學習材料的注意力,因此有助於學...
永久記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非依電性記憶體;非易失性記憶體】(nonvolatile memory)。
非依電性記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不會因沒電而消失其儲存資料的記憶體系統,如唯讀記憶體、快閃記憶體或具電池備援的隨機存取記憶體。有時亦用以指磁碟、磁帶等輔助儲存系統。
記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光儲存】(optical storage)。
虛擬記憶體存取方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虛擬記憶體是一種儲存管理技術或儲存管理系統,它讓用戶能夠在不受儲存容量的限制下,使用電腦儲存的設備。這種技術使提供給用戶的內存容量比實際的內存容量增加許多倍。也就是說,可以認為內存容量是無限大的。系統將一些次級儲存體也看作是記憶體,用來存放程式,當程式放到記憶體之外時,就利用一個對應表記載當時它存放的位置,這樣以後要用到的時候,才能找得到。
  虛擬記憶體將記憶體畫分成兩種,一種是使用者所看到的邏輯記憶體,稱為虛擬記憶體位址空間,另一種是資料真正儲存的所在,稱為實記憶體位址空間,如何從虛擬記憶體位址空間求得實記憶體位址空間就完全靠對應表了。按照位址空間的畫分方式,虛擬記憶體存取方...
三個快速的數位類比轉換器和一個小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SRAM)之一種結合,用於圖形顯示配接器以儲存彩色調色並產生類比信號以驅動一彩色監視器。從顯示記憶體來的邏輯彩色號碼被饋入SRAM的位址輸入以選擇一調色登入出現於SRAM的輸出端。此登入由對應於所需實體彩色之三個成份(紅、綠和藍)的三個分離的值編製而成。各成份值被饋入一個分離的DAC,其類比輸出到監視器而最終到其三個電子槍之一(或到非陰極線管型的等效的地方)。DAC字長範圍通常是6到10位元。SRAM的字長為DAC字長之三倍。SRAM動作宛如一彩色查合表,它通常具有256入口(因此為一8位元位址)。如果DAC字長亦為8位元,即有256×24位...
讀寫記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允許讀出和寫入兩種動作的記憶體。
司騰柏格記憶掃描程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司騰柏格記憶掃描程序」是司騰柏格(R.J. Sternberg)為了研究一個人從短期記憶中提取訊息的速度能夠有多快的問題,於一九六六年所發明的一套實驗程序。這個實驗程序中的認知作業是這樣的:在一系列嘗試中的每一嘗試裡,受試者都看到一組的字,稱為記憶組,以及幾個稍後才呈現的字,稱為探測字。受試者的工作是盡可能快速地決定探測字是否曾出現在記憶組中。司騰柏格的研究發現:在記憶組中的字數與平均反應時間之間的關係是近似一條直線的關係。記憶組刺激集合每增加一個字,約需多花三十八毫秒;也就是說受試者是一個接一個地掃描或比較短期記憶中的字列。
  司騰柏格的研究也發現對探測字是否曾出現在記憶組...
記憶體週期時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連續兩次存取記憶體所需最短的時間間隔。常以微秒(10-6 秒)和納秒(10-9秒)表示。
直接記憶體存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高速資料傳輸操作,可以把輸入輸出通道上傳輸的資料直接送到內儲存器或者直接從內儲存器取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