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2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96.909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魯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魯仲連是戰國時齊人,周遊列國到趙國時,正逢秦兵圍趙都邯鄲。魏王因懼秦而派辛垣衍勸說趙王尊秦為帝。魯仲連和他激辯,並義正詞嚴的表示:寧願跳海而死,也不做暴秦的臣民。典出《戰國策.趙策三》。後比喻寧死也不受強敵屈辱的節操。清.吳偉業〈東萊行〉:「魯連海非求名,鴟夷一舸寧逃生。」
死刑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在波斯的撒哈邦得(Schah-al-Bunder),有一口約600呎深的水井自從被大石頭堵住後,就沒有泉水湧出了,所以汲水用的支架就被用做執行死刑的架子。受刑人被剃光頭髮遊街,坐在驢背上,但面朝驢尾。後面跟著城裡的滑稽演員或丑角唱歌及跳舞;他們也強迫猶太音樂家們彈奏樂器加入遊行行列;所有城中起鬨的群眾也圍著這個可憐的受刑人。一路上由行刑者牽著驢子,當這一群遊行群眾抵達行刑處時約已近黃昏。他們仁慈的餵受刑者吃鴉片,使他失去知覺。然後,命令受刑人背誦回教教條,這些顯然都是他無法做到的。接著,受刑人雙手被反綁,祭司在他面前朗誦教條。朗誦完畢後,行刑者就開始發號行刑的口令。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學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一幕舞劇。奧古斯特.包諾維(August Bournonville, 1805-1879)編舞,H. S. paulli 作曲,1849年5月6日首演於丹麥哥本哈根的皇家劇院,由丹麥皇家芭蕾舞團(Royal Danish Ballet)演出。故事內容:十九世紀初,巴黎一所舞學校,老師在小提琴的伴奏下,給了一堂生動的舞課,裡面有動人心弦的片段,也有滑稽可笑的小插曲,呈現當時學院派課程的真實風貌。原著是兩幕舞劇,有個副題為:《報紙的婚姻建言》(Proposal of Marriage Through A Newspaper),描述兩位年青女仕來到巴黎一所舞學校的經歷。1941年經編舞家...
Horst Koegler《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1987、Riccardo Mezzanotte Ed.《The Simon and Schuster Book of the Ballet》1979、Martha Bremser Ed.《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Ballet》1993、Lincoln Kirstein《Four Centuries of Ballet》1984.
蓋爾人民俗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類型名。蓋爾人(Gaels)指的是蘇格蘭或愛爾蘭的塞爾特人(Celts),這些人操蓋爾語(Gaelic)、蘇格蘭蓋爾語(Scottish-Gaelic)、愛爾蘭語(Irish)及曼克斯語(Manx)。此詞原蓋爾文字作「The Dannsahd Gael」。許多蓋爾人的傳統舞現今已過時,且乏人問津,但若仔細研究仍可發現一些過去的蛛絲馬跡,如某些舞形式及舞旋律仍可發現它存在於現今的吟頌調與民歌中,且可配上舞。有一些傳統舞改成現代名稱,現列出其中一些蓋爾語之原文:Dannsahd An Dubh Luidnach(青春舞,抹泥而舞),Dannsahd Na´am Boc (公羊舞),...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趨往而就之。《後漢書.卷一○.皇后紀.序》:「而赴不息,燋爛為期。」
紋彩陶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古代舞遺跡。舞紋彩陶盆是距今5000∼5800年前的遺物,其年代久遠,大約是炎帝和黃帝時代的實物,於1973年出土於青海上通縣孫家寨,馬家窟的墓葬中,是現今發現最早的舞文物。舞圖畫在陶盆中的內壁,圖姿中可以發現舞者之服飾相同,圖中以五人為一組,一共有三組,共十五人,盆內的舞人均有頭飾及尾飾,在三組舞人中,組與組間以條紋相隔,其姿態走向及方位亦同。由舞姿圖的形象研判,每組外側兩人的手臂動作,像是表現手臂搖擺的動態,表現活潑輕盈的跳躍,而向後方飄起的髮辮其尾飾,有學者專家認為這是為了突顯男性生殖器,象徵一種生殖崇拜的舞,但也有專家認為,這些圖案是代表慶祝豐收踏唱的舞,亦有可能是為...
任常俠等著《中國舞史初編》蘭亭書局,1985。
美國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機構。1934年成立,為現代舞編舞者及舞者提供製作與服務的機構,並以每年暑假舉辦的舞節而聞名。其宗旨在提高大眾對現代舞的關注。工作項目包括邀請美國及國際間的舞者到美國演出;推出全國性的電視節目及編舞課程;每年主辦為期六週的舞營,供年輕舞者及專業舞者進修;頒發獎學金及Samuel H. Scripps American Dance Festival Award獎項給有卓越成就的現代舞家;舉辦專家的演講;與法國、中國大陸,及日本維持交流計畫;推出「全國編舞計畫」(National Choreography Project),包括一項由年輕的編舞者與作曲者在短期內共同發展新作的人才培植計畫。國...
《Encyclopedia of Associations》33rd ed., 1998.
教育舞;教育性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廣義地說,任何舞的學習都屬於教育的範疇,但此所謂的教育舞或教育性舞,主要強調學習者能有更廣的舞經驗,視舞為一種人類行為的模式,而非只是某一種舞技巧的學習。換言之,舞經驗應是一個探索、發掘、組織、創造和分享的過程,它能幫助學習者發揮潛能,拓寬視野,厚植創造力,以達到自我實現的目標,而這種舞經驗,可說是較適合被帶入學校環境,成為一般學生學習的項目。舞教育家拉邦(Rudolf Laban)的《現代教育性舞》(Modern Educational Dance, 1975)一書中,也闡揚如此的理念,並採用此名稱。
Lois Ellfeldt《Dance: From Magic to Art》1976.
拍子;巴洛克舞之動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音樂術語。一、拍子。二、巴洛克舞動作之一。它通常是音樂開始時的準備動作,舞者把身體的重心放於單足,另一足輕輕離地,身體徐徐的下沉再升起,它有時可連在另一個舞步中,組合成一個完整的動作。
Don Michael Randel Ed.《The New Harvard Dictionary of Music》1986、R. A. Feuillet《Choreographie》1700.
陳學同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團。陳學同於1970年畢業於臺灣中國文化大學,隨後赴美進修,獲得紐約大學舞教育碩士。他曾在「瑪莎葛蘭姆舞團」及「安娜索克洛舞團」學習。1976年成立陳學同舞團,當時得到紐約「拉瑪瑪劇場」(La Mama Theatre)的史都華女士(Ellen Stewart)及蕾可教授(Doris Rudko)大力支持,該團透過舞以在美國亞裔人的生活形態來表達出生命燦爛的一頁,使該團演出的作品別具特色。於1987年因而獲得「國家藝術基金會」選為全美最具有特色的五個小型現代舞團之一,並撥出專款,為該團推展市場及內部組織。該團除演出外,並在紐約附設以訓練為主的「藝門舞中心」及「茂比利街劇坊」,支持及...
國立中正文化中心節目單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