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58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迷而知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迷失正道而及時覺察,回歸正途。比喻知錯能改。《三國志.卷六.魏書.袁術傳》:「而陰謀不軌,以身試禍,豈不痛哉?若迷而知反,尚可以免。」晉.桓玄〈與釋慧遠書勸罷道〉:「迷而知反,去道不遠,可不三思?」
識塗老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老馬識途」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春秋時,周室衰微,齊桓公以管仲為相,對內提升國力,對外率諸侯尊崇周天子的地位,阻止蠻族入侵,成為春秋時期五位霸主中實力最為強大的一位。據《韓非子.說林上》載,有一次管仲、隰(ㄒㄧˊ)朋隨著桓公去征伐孤竹國,由於去的時候是春天,而回來的時候卻已經是冬天,景物變化很大,讓他們迷失了回國的方向。正當眾人無計可施時,管仲想起老馬可以記得以前走過的路。於是挑選了幾匹老馬,讓牠們在前面任意行走,軍隊跟在後面,果然找到了原路回國。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老馬識途」,比喻有經驗的人對情況比較熟悉,容易把工作做好。
一塵不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慧滿修道除了要能苦行外,還要能明本心,苦行才會有用。而要能明本心,就要隨時注意自己的心性所向,不要迷失。這樣心靈就會常保明亮,而不會有一點斷續間隔。後來「一塵不染」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人品純潔,絲毫不沾染壞習氣。也用於形容非常乾淨,一點灰塵都沒有。
眾盲摸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盲人一樣,只看到了佛性的一部分,就執著於自己所認知的部分,甚者非議別人看到並非真正的佛性,這樣反而迷失了觀照佛性本質的能力。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盲人摸象」,用來比喻以偏概全,不能了解真相。
迷而不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迷失道路而不知回頭。比喻犯錯而不知悔改。漢.王粲〈為劉荊州與袁尚書〉:「若使迷而不返,遂而不改,則戎狄蠻夷將有誚讓之言,況我同盟,復能戮力為君之役哉?」《三國演義》第三三回:「若迷而不返,則是韓盧、東郭自困於前,而遺田父之獲也。」
一塵不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慧滿修道除了要能苦行外,還要能明本心,苦行才會有用。而要能明本心,就要隨時注意自己的心性所向,不要迷失。這樣心靈就會常保明亮,而不會有一點斷續間隔。後來「一塵不染」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人品純潔,絲毫不沾染壞習氣。也用於形容非常乾淨,一點灰塵都沒有。
敗子回頭金不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墮落迷失的人能悔悟改過是最珍貴的,即使用金子也買不到。《兒女英雄傳》第一五回:「你可知道,愚兄是個敗子回頭金不換,我自幼兒,也念過幾年書。」
止渴望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爵號魏公,後死於洛陽。子曹丕篡漢,追諡武帝,廟號太祖。 (2) 行役:行軍。 (3) 失汲道:迷失取水之路,指找不到水源取水。 (4) 梅:性耐寒,葉卵形,早春開花,花瓣五片,色紅或白。果實味酸,可食。 (5) 饒子:多子,指梅樹上結了很多果實。
止渴思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爵號魏公,後死於洛陽。子曹丕篡漢,追諡武帝,廟號太祖。 (2) 行役:行軍。 (3) 失汲道:迷失取水之路,指找不到水源取水。 (4) 梅:性耐寒,葉卵形,早春開花,花瓣五片,色紅或白。果實味酸,可食。 (5) 饒子:多子,指梅樹上結了很多果實。
康莊大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康莊大道」。見「康莊大道」條。01.宋.范成大〈釣池口阻風迷失港道〉詩:「康莊大逵世不乏,乃獨蹇產濤波中。」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