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31.266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李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前208)字通古,楚國上蔡(今河南省上蔡縣)人。從荀子學帝王之術,後受秦始皇重用,入秦為相。主張廢封建,定郡縣,行禁書令,統一文字,變籀文為小篆。並曾與趙高、胡母敬等,整理當時通行的秦文,寫成《倉頡篇》七章。後為趙高所害,腰斬於咸陽市。
飢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飢餓。《後漢書.卷七.孝桓帝紀》:「其不被害郡縣,當為飢餒者儲。」《三國演義》第三回:「帝與王伏至四更,露水又下,腹中飢餒,相抱而哭。」
殺人如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政(西元前259∼西元前210),即位第二十六年統一天下,建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帝國。廢封建,行郡縣,以集權中央;統一度量衡與文字;開闢馳道,修築長城,以鞏固國防;為消除反側與箝制思想,沒收民間兵器,偶語詩書者棄市,又有焚書坑儒之事。五度巡行天下,北逐匈奴,南征百越。始皇三十七年死於巡遊途中。 (2) 慧星:環繞太陽運行的小質量天體。主要分為彗核、彗髮和彗尾三部分。其外貌和亮度均隨著與太陽距離的遠近而發生變化。軌道是以太陽為焦點的圓錐曲線。以拋物線居多,橢圓次之,雙曲線最少。解體後轉化為小行星或流星群。中古時,彗星的出現常被視為災禍、戰爭的不祥之兆。 (3) 竟天:布滿整個天空。 (...
掾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輔佐長官治理政事的官吏。《隋書.卷二七.百官志中》:「郡縣自丞已下,逮于掾佐,亦皆以帛為秩。」也稱為「掾屬」。
末大不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尾大不掉」。見「尾大不掉」條。01.唐.柳宗元〈封建論〉:「天下乖盭,無君君之心。予以為周之喪久矣,徒建空名於公侯之上耳!得非諸侯之盛強,末大不掉之咎歟?」02.宋.蘇洵〈兵制〉:「周與漢唐,邦鎮之兵強;秦,郡縣之兵弱。兵強故末大不掉,兵弱故天子孤睽。」
追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追逼催討。《後漢書.卷一.光武帝紀下》:「郡縣追討,到則解散。」
投阱下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趁人危急時,又加以陷害。《後漢通俗演義》第三○回:「宋揚削職歸里,最可恨的是郡縣有司,投阱下石,更將揚砌入罪案,捕繫獄中。」也作「投井下石」、「投石下井」。
涇渭不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涇渭分明」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涇水是渭水的支流,源出甘肅省而流入陜西省注入渭水,《詩經.邶風.谷風》中說:「涇以渭濁,湜湜其沚。」意思是說涇水和渭水,各有清濁,在涇水注入渭水時,仍然清濁不混,界限分明。在《初學記.卷六.涇水九.敘事》引《辛氏三秦記》及《山海經注》提到:「涇水出安定朝郡縣西幵頭山,……與渭水合流三百里,清濁不相雜。」由此可見,自古即有涇、渭之清濁不相雜的說法,然而古時對於涇、渭二河的清濁,一直存在兩種說法,一說涇清渭濁,一說涇濁渭清。清末學者譚嗣同對此做過仔細的觀察,認為河水的清濁,是隨著季節時序而改變的,他在《石菊影廬筆識.學篇》中說:「留心覘之,夏秋二水皆濁,...
千里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赤地千里」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書.卷七五.眭兩夏侯京翼李傳.夏侯勝》宣帝初即位,欲褒先帝,詔丞相御史曰:「朕以眇身,蒙遺德,承聖業,奉宗廟,夙夜惟念。孝武皇帝躬仁誼,厲威武,北征匈奴,單于遠遁,南平氐、羌、昆明、甌、駱兩越,東定薉、貉、朝鮮,廓地斥境,立郡縣,百蠻率服,款塞自至,珍貢陳於宗廟;協音律,造樂歌,薦上帝,封太山,立明堂,改正朔,易服色;明開聖緒,尊賢顯功,興滅繼絕,褒周之後;備天地之禮,廣道術之路。上天報況,符瑞並應,寶鼎出,白麟獲,海效鉅魚,神人並見,山稱萬歲。功德茂盛,不能盡宣,而廟樂未稱,朕甚悼焉。其與列侯、二千石、博士議。」於是群臣大議廷中,皆曰:「宜如詔書...
郡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郡、府本為古代地方行政區域的名稱。秦漢時行郡縣制,宋時改郡為府。後用郡府指府治所在地。宋.蘇軾〈教戰守策〉:「每歲終則聚於郡府,如古都試之法,有勝負、有賞罰,而行之既久,則又以軍法從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