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4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無聲無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聲音、氣味。語出《詩經.大雅.文王》:「上天之載,無聲無臭。」比喻湮沒不彰、默默無聞。《孽海花》第一七回:「先幾個月風聲很緊,後來慢慢懈怠,竟無聲無臭起來。」《近十年之怪現狀》第三回:「起初的時候,莫不是堂哉皇哉的設局招股,弄到後來,總是無聲無臭的就這麼完結了。」
|
聞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聽到風聲或消息。如:「百貨公司的贈獎活動才一展開,即有大批的會員聞風前來。」
|
撞騙招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招搖撞騙」之典源,提供參考。 ※《紅樓夢.第一○六回》賈政聽說,心下著忙,道:「眾位聽見我的風聲怎樣?」眾人道:「我們雖沒聽見實據,只聞外面人說你在糧道任上怎麼叫門上家人要錢。」賈政聽了,便說道:「我是對得天的,從不敢起這要錢的念頭。只是奴才在外招搖撞騙,鬧出事來我就吃不住了。」眾人道:「如今怕也無益,只好將現在的管家們都嚴嚴的查一查,若有抗主的奴才,查出來嚴嚴的辦一辦。」賈政聽了點頭。
|
中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裡面。宋.蔣捷〈聲聲慢.黃花深巷〉詞:「豆雨聲來,中間夾帶風聲。」《三國演義》第三回:「今雖奉詔,中間多有暗昧。何不差人上表,名正言順,大事可圖?」
|
聖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才德、修養達到最高境界的聖人或賢人。《左傳.文公六年》:「是以並建聖哲,樹之風聲。」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論說》:「聖哲彞訓曰經,述經敘理曰論。」
|
戰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為參戰所做的準備。宋.楊萬里〈論兵下〉:「隴西諸郡迫近羌胡,民習戰備,故風聲氣俗,高尚武勇。」
|
鶴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鶴鳴。形容驚恐不安的情況。《晉書.卷一一四.苻堅載記下》:「聞風聲鶴唳,皆謂晉師之至。」
|
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響箭。宋.柳開〈塞上〉詩:「鳴骹直上一千尺,平靜無風聲更乾。」
|
緘口如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來「守口如瓶」則被用來比喻嚴守祕密,如《隋唐演義》第三五回:「今願陛下守口如瓶,不可提起,萬一洩漏風聲,娘娘與夫人們只道妾等巧詐,以博聖恩眷寵。」
|
多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多疑慮、多猜疑。《三國演義》第七二回:「操平生為人多疑,雖能用兵,疑則多敗。吾以疑兵勝之。」《紅樓夢》第四四回:「倘或不依,太太是多疑的人,只怕就疑我走了風聲,使他拿腔作勢的。」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