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一籌不吐     
瀏覽人次:331 收藏人次:0
一點計策也提不出來。見「一籌莫展」條。01.《宋史.卷四三四.儒林列傳.蔡幼學》:「故大臣當興治而以生事自疑,近臣當效忠而以忤旨擯棄,其極至於九重深拱而群臣盡廢,多士盈庭而一籌不吐。」(源) 
    
瀏覽人次:41430 收藏人次:8239691
自然數的第一位。大寫作「壹」,阿拉伯數字作「1」。
單個、不是多數的。如:「一個」、「一張紙」。
相同、一致。如:「一模一樣」、「大小不一」。
專注、純正。如:「一心一意」、「用情專一」。
全、整。如:「一身臭汗」、「一生一世」。
每。如:「一班四十人」、「一頁六百字」。
才、剛剛。如:「一聽就懂」、「天一亮,他便起床。」
放在兩重疊的動詞之間,表示短暫或略微嘗試的意思。如:「動一動」、「問一問」、「聞一聞」。
另外的。如:「蟬,一名知了。」
一旦。表示假設的語氣。如:「一失足成千古恨」。
    
瀏覽人次:34039 收藏人次:4609107
東西從嘴裡出來。如:「吐口水」。
說出、發出。如:「吐露」、「堅不吐實」、「一吐為快」、「慈烏失其母,啞啞吐哀音。」
釋放。如:「窗外的夜來香吐放出濃郁的香氣。」
言詞。如:「談吐優雅」。
胸、腹腔內的東西從嘴裡湧出。如:「吐血」、「嘔吐」、「上吐下瀉」。
把私自占有的東西退還。如:「吐出公款」。
    
瀏覽人次:31846 收藏人次:10438547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你明天陪我去不?」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場戲好不精彩!」
    
瀏覽人次:18628 收藏人次:1445441
用來計算數量的器具。如:「籌碼」、「算籌」。
計劃、謀劃。如:「籌劃」、「籌備」、「籌辦」、「籌措」。
一籌     
瀏覽人次:890 收藏人次:0
2.比喻一個謀略、計策。語本《宋史.卷四三四.儒林傳四.蔡幼學傳》:「其極至於九重深拱而群臣盡廢,多士盈庭而一籌不吐。」
一籌莫展     
瀏覽人次:24916 收藏人次:2611706
參考詞語︰一籌不吐注音︰| ㄔㄡˊ ㄅㄨˋ ㄊㄨˇ漢語拼音︰yī chóu bù tǔ釋義︰一點計策也提不出來。見「一籌莫展」條。
01.《宋史.卷四三四.儒林列傳.蔡幼學》:「故大臣當興治而以生事自疑,近臣當效忠而以忤旨擯棄,其極至於九重深拱而群臣盡廢,多士盈庭而一籌不吐。」(源) 參考詞語︰一籌不畫注音︰| ㄔㄡˊ ㄅㄨˋ ㄏㄨㄚˋ漢語拼音︰yī chóu bù huà釋義︰一點計策也籌劃不出來。見「一籌莫展」條。
01. 宋.吳泳〈張范授武翼郎制〉:「言之則利析秋毫,行之則一籌不畫,寧不誤我王事哉?」
02.宋.劉克莊〈趙倅與灝條具軫腹事宜狀〉:「奈何玩習苟且,憂其急而妄動,幸其緩...
半籌不納     
瀏覽人次:487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籌莫展」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一籌莫展」原作「一籌不吐」。蔡幼學是宋朝瑞安人,孝宗乾道年間進士,官至兵部尚書。寧宗即位時,下詔徵求直言,蔡幼學即上奏,提到為君之道有三:事親、任賢、寬民,其中任賢是很重要的,他說到「前些年,君子被小人暗中陷害而遭到排擠,因此造成本可以有作為的大臣深怕做太多,反而被認為是製造事端,而不敢有所動作。與皇上親近的臣子本應效忠,但卻因忠言直諫違逆皇上,而遭到遺棄。情勢演變到最後,皇上於是變得毫無作為,朝廷之中縱使有許多王公大臣,卻也不見有人提供一點計策」。後來「一籌莫展」這句成語,就從《宋史.卷四三四.儒林列傳.蔡幼學》文中的「一籌不吐」演變而出,用來比...
莫展一籌     
瀏覽人次:37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籌莫展」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一籌莫展」原作「一籌不吐」。蔡幼學是宋朝瑞安人,孝宗乾道年間進士,官至兵部尚書。寧宗即位時,下詔徵求直言,蔡幼學即上奏,提到為君之道有三:事親、任賢、寬民,其中任賢是很重要的,他說到「前些年,君子被小人暗中陷害而遭到排擠,因此造成本可以有作為的大臣深怕做太多,反而被認為是製造事端,而不敢有所動作。與皇上親近的臣子本應效忠,但卻因忠言直諫違逆皇上,而遭到遺棄。情勢演變到最後,皇上於是變得毫無作為,朝廷之中縱使有許多王公大臣,卻也不見有人提供一點計策」。後來「一籌莫展」這句成語,就從《宋史.卷四三四.儒林列傳.蔡幼學》文中的「一籌不吐」演變而出,用來比...
一籌不畫     
瀏覽人次:206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籌莫展」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一籌莫展」原作「一籌不吐」。蔡幼學是宋朝瑞安人,孝宗乾道年間進士,官至兵部尚書。寧宗即位時,下詔徵求直言,蔡幼學即上奏,提到為君之道有三:事親、任賢、寬民,其中任賢是很重要的,他說到「前些年,君子被小人暗中陷害而遭到排擠,因此造成本可以有作為的大臣深怕做太多,反而被認為是製造事端,而不敢有所動作。與皇上親近的臣子本應效忠,但卻因忠言直諫違逆皇上,而遭到遺棄。情勢演變到最後,皇上於是變得毫無作為,朝廷之中縱使有許多王公大臣,卻也不見有人提供一點計策」。後來「一籌莫展」這句成語,就從《宋史.卷四三四.儒林列傳.蔡幼學》文中的「一籌不吐」演變而出,用來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