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10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丁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已及服役年齡的成年男子。《史記.卷一一二.主父偃傳》:「發天下丁男以守北河。暴兵露師十有餘年,死者不可勝數。」明.于謙〈採桑婦〉詩二首之一:「丁男幸免官府責,脂粉何須事顏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干的第四位。
次序第四的,或等級較差的。如:「丁班」、「丁等」。
男子。如:「壯丁」、「男丁」。
人口。如:「添丁」、「人丁單薄」。
僕役,或從事勞動工作的人。如:「園丁」、「家丁」。
方形的小塊。如:「雞丁」、「肉丁」。
極少的、極小的。如:「一丁點兒病痛都沒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性別之一,男性。如:「男子」、「男人」、「男兒」、「男子漢」。
兒子。如:「長男」、「他擁有一男一女。」
古代爵位之一。如:「男爵」、「公侯伯子男」。
不約而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循〕其故俗,為智巧權利者進,篤厚忠信者退;法嚴政峻,諂諛者眾,日聞其美,意廣心軼。……行十餘年,丁男被甲,丁女轉輸,苦不聊生,自經於道樹,死者相望。及秦皇帝崩,天下大叛。陳勝、吳廣舉陳,武臣、張耳舉趙,項梁舉吳,田儋舉齊,景駒舉郢,周市舉魏,韓廣舉燕,窮山通谷,豪士並起,不可勝載也,然皆非公侯之後,非長官之吏也。無尺寸之勢1>,起閭巷2>,杖3>棘矜4>,應時而皆動,不謀而俱起,不約而同會,壤長地進5>,至于霸王6>,時教使然也。秦貴為天子,富有天下,滅世絕祀者,窮兵之禍也,故周失之弱,秦失之彊,不變之患也。 〔注解〕 (1) 尺寸之勢:微弱的勢力。 (2) 閭巷:街巷。喻指民間。閭,...
租庸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唐代賦稅徭役的制度。以均田制為基礎,丁男、中男授田一頃,每年納粟二石,稱為「租」;每年服勞役二十日,或若不服役,每日交絹三尺,稱為「庸」;每戶每年繳納定額的絲、麻等物產,稱為「調」。安史之亂後,均田制被破壞,此法遂為兩稅制所取代。
均田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遠的退出了中國的歷史舞台。 唐朝時期唐朝初年,許多無主的荒地可供政府授予農民,均田制順利推行。唐制,丁男授口分田八十畝,授田的農民必須耕種,若任其荒蕪,就施以廷杖。永業田二十畝,必須種植桑、棗,不種也要處罰,奴婢不再授田。農民所受口分田年老歸還,不許買賣、租典,但遷往人口稀少的地方,則允許私賣,這項規定使得一些偏遠地區的荒蕪土地得到開墾,但田地的授受辦法也因之遭到破壞。均田制度配合租、庸、調的實施,政府財政收入穩定,為唐初的盛況奠定了基礎。不過,均田制並不是全國普遍實行的制度,世家大族仍然保有其田莊,豪強兼倂土地的情形依...
不約而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循〕其故俗,為智巧權利者進,篤厚忠信者退;法嚴政峻,諂諛者眾,日聞其美,意廣心軼。……行十餘年,丁男被甲,丁女轉輸,苦不聊生,自經於道樹,死者相望。及秦皇帝崩,天下大叛。陳勝、吳廣舉陳,武臣、張耳舉趙,項梁舉吳,田儋舉齊,景駒舉郢,周市舉魏,韓廣舉燕,窮山通谷,豪士並起,不可勝載也,然皆非公侯之後,非長官之吏也。無尺寸之勢1>,起閭巷2>,杖3>棘矜4>,應時而皆動,不謀而俱起,不約而同會,壤長地進5>,至于霸王6>,時教使然也。秦貴為天子,富有天下,滅世絕祀者,窮兵之禍也,故周失之弱,秦失之彊,不變之患也。 〔注解〕 (1) 尺寸之勢:微弱的勢力。 (2) 閭巷:街巷。喻指民間。閭,...
戶調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役義務,直到南朝時還存在。司馬炎頒布的「戶調式」大抵是將上述的屯田與軍縣民田制度化。其要點為(1)以丁男維護主之家每年須於田租之外那絹三匹、綿三斤為「調」;(2)男子可占田七十畝,女子可占田三十畝。所謂占田是指向政府申報的田地,議及夫婦合起來可擁有一百畝田地,這是屬於郡縣民耕種面積的基準;(3)丁男課田五十畝,丁女課田二十畝,次丁男為其半。所謂課田係與占田相對稱之噢,指屯田兵...
苦不聊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受盡痛苦折磨,無法生存下去。《漢書.卷六四下.嚴安傳》:「行十餘年,丁男被甲,丁女轉輸,苦不聊生,自經於道樹,死者相望。」
括戶政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故事丁男逃亡的一方面是忍不住沉重的稅役負擔,另一方面是官人常強制給田農民耕種職分和公廨田,丁男因不能忍受奴役而逃亡。這種現象至武周時已相當嚴重。因此,李嶠曾於西元695年向武則天提出逃戶對政策,建議實施連保制度,以防逃亡;不罰己逃者之罪,鼓勵其歸鄉入原籍,若願定居寄寓地,許其附籍於該地等,西元721年(開元九年),出身關隴集團的字文融承繼李嶠之對策,建議實施括戶政策,亦即括逃戶入籍,已徵收租庸和地稅,藉以恢復均田制和租庸調制。但到西元723年(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