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717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三叉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幾條不同方向的道路交叉的地方。宋.蘇軾〈縱筆〉詩三首之二:「溪邊古路三叉口,獨立斜陽數過人。」也作「三叉路」、「三岔路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然數的第三位。大寫作「參」,阿拉伯數字作「3」。
數量是三的。如:「三個」、「三人成虎」、「三代同堂」。
表示多數、多次。如:「三番兩次」、「一問三不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與動物飲食、發聲的器官。如:「口腔」、「張口」、「閉口」、「守口如瓶」。
器物納入或放出的地方。如:「瓶口」、「碗口」、「槍口」。
內外相通的地方。如:「港口」、「路口」、「巷口」、「門口」、「關口」。
刀鋒、劍鋒。如:「刀口」、「劍口」。
物體破裂處。如:「傷口」、「裂口」、「決口」。
量詞:A>用於計算人數的單位。如:「一家八口」。B>計算牲畜數量的單位。相當於「隻」、「頭」。如:「三口豬」。C>用於計算器物數量的單位。如:「兩口鍋子」、「一口鋼刀」、「一口枯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交錯。如:「交叉」、「叉手」、「叉腿」。
一端有分歧的器物。如:「刀叉」、「魚叉」、「音叉」。
刺取。如:「叉魚」。
將手指分開安放於腰間。如:「請大家在動作開始前,雙手叉腰站好。」
分歧的。如:「叉路」、「叉道」。
叉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袋口成叉角的布袋或麻袋。《金瓶梅》第六○回:「一個急急腳腳的老小,左手拏著一個黃豆巴斗,右手拏著一條綿花叉口,望前只管跑走。」《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一個人走將進來,將肩上叉口也似一件東西,往庭中一捽。」
三岔路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幾條不同方向的道路交叉的地方。《水滸傳》第三二回:「又走了四、五十里,卻來到一市鎮上,地名喚做瑞龍鎮,卻是個三岔路口。」也作「三叉路」、「三叉口」。
三叉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幾條不同方向的道路交叉的地方。宋.陸游〈舍北行飯書觸目〉詩二首之二:「意行舍北三叉路,閑看橋西一片秋。」元.馬致遠《薦福碑》第二折:「這裡是個三叉路,不知那條路往黃州去。」也作「三叉口」、「三岔路口」。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