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三叉路     
瀏覽人次:371 收藏人次:0
幾條不同方向的道路交叉的地方。宋.陸游〈舍北行飯書觸目〉詩二首之二:「意行舍北三叉路,閑看橋西一片秋。」元.馬致遠《薦福碑》第二折:「這裡是個三叉路,不知那條路往黃州去。」也作「三叉口」、「三岔路口」。
    
瀏覽人次:10699 收藏人次:3424885
自然數的第三位。大寫作「參」,阿拉伯數字作「3」。
數量是三的。如:「三個」、「三人成虎」、「三代同堂」。
表示多數、多次。如:「三番兩次」、「一問三不知」。
    
瀏覽人次:7151 收藏人次:8866136
人馬舟車通行的途徑。如:「陸路」、「水路」、「馬路」、「公路」、「鐵路」。
方面、方向。如:「各路人馬」、「兵分三路」、「四路進攻」。
方法、途徑。如:「生路」、「活路」、「門路」、「路子」。
條理、紋理。如:「思路」、「紋路」、「理路」。
公共汽車的路線。如:「十五路公車」。
種類。如:「他們是哪一路人?」、「這是哪一路的貨色?」
來路:來源。如:「來路不明」。
    
瀏覽人次:3435 收藏人次:0
交錯。如:「交叉」、「叉手」、「叉腿」。
一端有分歧的器物。如:「刀叉」、「魚叉」、「音叉」。
刺取。如:「叉魚」。
將手指分開安放於腰間。如:「請大家在動作開始前,雙手叉腰站好。」
分歧的。如:「叉路」、「叉道」。
叉路     
瀏覽人次:303 收藏人次:0
為Unix作業系統的一種系統呼叫,一個處理(父代)用以複製自己(子代)。父、子處理除了處理的識別不同外,其他完全相同。
三岔路口     
瀏覽人次:649 收藏人次:0
幾條不同方向的道路交叉的地方。《水滸傳》第三二回:「又走了四、五十里,卻來到一市鎮上,地名喚做瑞龍鎮,卻是個三岔路口。」也作「三叉路」、「三叉口」。
三叉口     
瀏覽人次:145 收藏人次:0
幾條不同方向的道路交叉的地方。宋.蘇軾〈縱筆〉詩三首之二:「溪邊古路三叉口,獨立斜陽數過人。」也作「三叉路」、「三岔路口」。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