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6.659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三寸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棺材釘。形狀上大下窄。如:「別太早下判斷!人的一生功過,往往要三寸丁釘上以後才能客觀論定。」
2.比喻人身材矮小。如:「別小看那三寸丁的身材,他可是這次馬拉松的冠軍。」
三寸丁谷樹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人身材矮小,相貌醜陋。《崇禎本金瓶梅》第一回:「人見他為人懦弱,模樣猥蕤,起了他個諢名,叫做三寸丁谷樹皮,俗語言其身上粗糙,頭臉窄狹故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量詞。用於計算長度的單位。公制一寸等於十公分。或稱為「公寸」。
形容小、少。如:「寸土」、「寸步不離」、「一寸光陰」。
距離人手一寸的經脈部位。如:「寸口」。
方寸:比喻心。如:「方寸已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干的第四位。
次序第四的,或等級較差的。如:「丁班」、「丁等」。
男子。如:「壯丁」、「男丁」。
人口。如:「添丁」、「人丁單薄」。
僕役,或從事勞動工作的人。如:「園丁」、「家丁」。
方形的小塊。如:「雞丁」、「肉丁」。
極少的、極小的。如:「一丁點兒病痛都沒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然數的第三位。大寫作「參」,阿拉伯數字作「3」。
數量是三的。如:「三個」、「三人成虎」、「三代同堂」。
表示多數、多次。如:「三番兩次」、「一問三不知」。
以貌取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紂雖身貌魁偉,卻是無恥之人,天下唾棄。今人謂矮矬者為“二等殘廢”,古人對之嘲諷尤烈,如武大郎被譏為“三寸丁,谷樹皮”。清代文人梁紹壬在《兩般秋雨庵隨筆》卷八中批駁了嘲諷矮矬者的現象,雲:“人之形貌,由於天賦。晏子不滿七尺,而為齊相。裴公不滿七尺,而為唐相。夫何害焉?”古代七尺之軀,約合今1.6米,矮人也。然晏嬰、裴度二公,卻為流芳千古之名相。清朝有兩位不懼貌醜而自認心美者,頗值得今人記之。清人龔煒《巢林筆談》記雲,施公貌極醜,人稱“施不全”,施公見上司時,上司掩口而笑,施公正色道:“公以某(我)貌醜耶?人面獸心,可惡耳。...
諢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外號、綽號。《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我是大唐招討副使朱全忠,諢名喚做潑朱三。」《水滸傳》第二四回:「清河縣人見他生得短矮,起他一個諢名,叫做『三寸丁谷樹皮』。」也作「混名」。
谷樹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紅高粱的皮。黑紅色而帶黑點。形容臉黑而有麻子的人。《金瓶梅》第一回:「人見他為人懦弱,模樣猥衰,起了他個渾名,叫做三寸丁谷樹皮。俗言其身上粗躁,頭臉窄狹故也。」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