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2.52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三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天、地、人。《易經.說卦》:「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兼三才而兩之,故易六畫而成。」晉.潘岳〈西征賦〉:「寥廓惚恍,化一氣而甄三才,此三才者,天地人道。」也稱為「三極」。
2.三位齊名的才子:(1)晉代的潘滔、劉輿與裴邈。《晉書.卷六二.列傳.劉琨》:「時稱越府有三才:潘滔大才,劉輿長才,裴邈清才。」(2)北齊的魏收、溫子昇與刑子才。《北史.卷五六.列傳.魏收》:「與濟陰溫子昇,河間刑子才齊譽,世號三才。」
三才圖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明王圻與其子王思義共同編撰,一○六卷,十四門。全書以圖畫為主,附加說明文字。內容取材廣泛,涵蓋天文、地理與人事,故稱為「三才」,因為是圖表、圖譜和圖像的總會,故稱為「圖會」。書完成於明神宗萬曆三十五年(西元1607年),萬曆三十七年(西元1609年)付梓發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能力。如:「才幹」、「才能」、「才藝雙全」、「多才多藝」。
有能力的人。如:「人才」、「天才」。
譏稱某種人。如:「蠢才」、「奴才」。
方、始。如:「方才」、「他現在才發現他的錯誤。」
僅僅。如:「他才十歲大。」、「他才給我十塊錢。」
表示強調的語氣。如:「他別再喊累了,我才累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然數的第三位。大寫作「參」,阿拉伯數字作「3」。
數量是三的。如:「三個」、「三人成虎」、「三代同堂」。
表示多數、多次。如:「三番兩次」、「一問三不知」。
口誅筆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張岱《瑯嬛文集.卷三.書牘.與李硯翁書》引宋.呂祖謙語夫東林自顧涇陽講學以來,以此名目,禍我國家者八九十年,以其黨升沉,用占世數興敗,其黨盛則為終南之捷徑,其黨敗則為元祐之黨碑。……東林之中,其庸庸碌碌者,不必置論。如貪婪強橫之王圖,奸險兇暴之李三才,闖賊首輔之項煜,上箋勸進之周鐘,以致竄入東林,乃欲俱奉之以君子,則吾臂可斷,決不敢徇情也。……呂東萊1>曰:「見辱於市人,越宿2>而已忘;見辱於君子,萬世而不泯。君子所以口誅筆伐於蓽門圭竇3>之間,而老奸巨滑4>心喪膽落,得恃此權也。」今乃當東林敗國亡家之後,流毒昭然,猶欲使作史者,曲筆拗筆,仍欲擁戴東林,此某所痛哭流涕長太息者也。兄臺胸無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具備、兼備。漢.蔡邕〈司空袁逢碑〉:「信可謂兼三才而該剛柔。」
瓜熟蒂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時機成熟,自然成功。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五六.元氣論》:「氣足形圓,百神俱備,如二儀分三才,體地法天,負陰抱陽,喻瓜熟蒂落,啐啄同時。」《隋唐演義》第一一回:「況吉人天相,自然瓜熟蒂落,何須過慮?」
天經地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孝經.三才章》:「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指天地間理所當然而不能改變的道理。《文明小史》第三○回:「伯集自然順了他的口風幫上幾句,又著實恭維黃詹事的話是天經地義、顛撲不破的。」
博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平等遍及眾人的愛心。《孝經.三才章》:「先王見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愛,而民莫遣其親。」
性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天性靈智。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原道》:「惟人參之,性靈所鍾,是謂三才。」《紅樓夢》第一回:「若說你性靈,卻又如此質蠢,並更無奇貴之處。」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