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12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三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1)指有意志的心理、言談和身體行為。《阿毘達磨俱舍論》卷一三:「毗婆沙師說立三業,如其次第,由上三因。然心所思即意業,思所作業分為身、語二業是思所等起故。」(2)善、惡、非善非惡三種意志行為。《阿毗達磨俱舍論》卷一五:「業有三種:善、惡、無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佛教用語。梵語karma的意譯。佛教上指有意志的行為,包括身體、言語和心識等三業。如:「善業」、「惡業」、「三業」。《喻世明言.卷一.蔣興哥重會珍珠衫》:「公堂造業真容易,要積陰功亦不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然數的第三位。大寫作「參」,阿拉伯數字作「3」。
數量是三的。如:「三個」、「三人成虎」、「三代同堂」。
表示多數、多次。如:「三番兩次」、「一問三不知」。
學無常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求學不能只有一個固定的老師,而是要多方面請教專家。指善於學習的人,知道該向不同專長的人請教不同的學問。晉.皇甫謐《高士傳.申屠蟠》:「三業先通,因博貫五經,兼明圖緯,學無常師。」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