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385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三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天神、地祇、山嶽。《文選.司馬相如.封禪文》:「陛下謙讓而弗發,挈三神之歡。」《文選.揚雄.甘泉賦》:「感動天地,逆釐三神者。」
三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神話傳說中,東海中仙人所居住的三座山。《史記.卷二八.封禪書》:「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萊、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傅在勃海中,……,蓋嘗有至者,諸僊人及不死之藥皆在焉。其物禽獸盡白,而黃金銀為宮闕。未至,望之如雲;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臨之,風輒引去,終莫能至云。」也稱為「三島」、「三壺」、「三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地萬物的創造者與主宰者。如:「山神」、「天神」、「鬼神」、「海神」、「河神」。
人的精氣或注意力。如:「精神」、「留神」、「傷神」、「神情」、「神采」、「聚精會神」。
微妙不可測的。如:「神妙」、「神奇」、「神祕」、「神機妙算」。
高超、不平凡的。如:「神童」、「神通廣大」。
神父:天主教的傳教士。
神聖:至高無上不可侵犯的。如:「這個工作是非常神聖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然數的第三位。大寫作「參」,阿拉伯數字作「3」。
數量是三的。如:「三個」、「三人成虎」、「三代同堂」。
表示多數、多次。如:「三番兩次」、「一問三不知」。
弱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男子年滿二十歲加冠。《禮記.曲禮上》:「二十曰弱冠。」唐.孔穎達.正義:「二十成人,初加冠,體猶未壯,故曰弱也。」後泛指男子二十歲左右的年紀。《初刻拍案驚奇》卷七:「法善弱冠時,曾游括蒼白馬,出石室內,遇三神人。」
祝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南方之神或南海之神。《管子.五行》:「得奢龍而辯於東方,得祝融而辯於南方。」唐.韓愈〈南海神廟碑〉:「考於傳記,而南海神次最貴,在北東西三神河伯之上,號為祝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說中的大海龜。《玉篇.黽部》:「鼇,傳曰:『有神靈之鼇,背負蓬萊之山在海中。』」《楚辭.屈原.天問》:「鼇載山抃,何以安之?」唐.白居易〈題海圖屏風〉詩:「突兀海底鼇,首冠三神丘。」
瀛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說為東海中神仙所居住的仙島。《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
三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道教仙譜至高的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太上老君三神君。《紅樓夢》第一四回:「那道士們正伏章申表,朝三清,叩玉帝。」
三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神話傳說中,東海中仙人所居住的三座山。參見「三神山」條。宋.蘇軾〈奉和陳賢良〉詩:「三山舊是神仙地,引手東來一釣鼇。」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