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4.605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三語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掾,古代官署屬員的通稱。晉太尉王衍問阮修儒家與道家的異同,阮答以「將無同」三字,語意模稜兩可,但卻得到太尉的賞識,被聘為幕僚,世人遂稱其為「三語掾」。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後多用為幕府官員的讚美詞。唐.元稹〈答姨兄胡靈之見寄五十韻〉:「官曹三語掾,國器萬尋楨。」宋.蘇軾〈虔州景德寺榮師湛然堂〉詩:「欲知妙湛與總持,更問江東三語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話。如:「語言」、「國語」、「千言萬語」。
說話。如:「默默不語」、「不言不語」、「語無倫次」。
傳達訊息的動作或信號。如:「旗語」、「手語」。
蟲鳥的鳴叫聲。如:「鳥語花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然數的第三位。大寫作「參」,阿拉伯數字作「3」。
數量是三的。如:「三個」、「三人成虎」、「三代同堂」。
表示多數、多次。如:「三番兩次」、「一問三不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輔助。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手部》:「掾,緣也。按本訓當為佐助之誼,故從手。」
古代官府屬員的通稱。《漢書.卷三九.蕭何傳》:「(何)以文毋害,為沛主吏掾。」《新唐書.卷四九.百官志四下》:「掾一人,掌通判功曹、倉曹、戶曹事。」
名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分與教化。指以儒家所定的名分與倫常道德為準則的禮法。《管子.山至數》:「昔者周人有天下,諸侯賓服,名教通於天下,而奪於其下,何數也。」《晉書.卷四九.阮籍傳》:「見司徒王戎,戎問曰:『聖人貴名教,老莊明自然,其旨同異?』瞻曰:『將無同。』戎咨嗟良久,即命辟之。時人謂之『三語掾』。」
:::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