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0.178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下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午後的時間。通常指從中午十二點以後到黃昏以前的一段時間。《儒林外史》第一二回:「是下午時候,我拿出去賭錢輸了。」《文明小史》第五五回:「秦鳳梧下午方才出來,見了湘蘭,疾忙跳上馬車。」
下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下午四點至五點時,所吃的茶點。為流行於西洋社會的正規活動。後比喻午後的社交活動或休息時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位居低處。與「上」相對。如:「下面」、「底下」、「樓下」。
降落。如:「下雨」、「下山」。
由高至低。如:「順流而下」。
做某種動作。如:「下麵」、「下棋」、「下工夫」。
結束、告一段落。如:「下班」、「下課」。
容納。如:「還坐得下嗎?」、「情人眼裡容不下一粒沙子。」
內、裡面。如:「言下之意」、「意下如何」、「不在話下」。
攻陷、克服。如:「不戰而下」、「連下三城」。
量詞。用於計算動作次數的單位。如:「打十下手心」、「做五十下伏地挺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時辰名。約當上午十一點到下午一點。
朝三暮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時代哲學家莊子曾經用了一個寓言來說明人常會自以為是而不知。這個寓言是這樣的:話說有一個養猴人跟他所養的猴子說:「我決定每天早上餵你們吃三升橡實,下午餵四升橡實。」想不到猴子們都很不高興,嫌早上吃的太少了。於是,養猴人就說:「那這樣好了,我們就改成早上吃四升,下午吃三升。」猴子們聽了都很高興,以為這樣一來,早上變多了。事實上,「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只改變了朝暮的數量,但猴子自以為是地滿足了。一般人也常用這種自以為是的眼光來衡量事理,但是人世間眾人對事情的看法就像「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一樣,可以隨時變來變去,並沒有個定準的。所以莊子要人們學習超脫這些紛擾,返回大自然,只有在自然的境界...
心猿意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四:「看看守到下午,竟不見來,落得探頭探腦,心猿意馬。這一日,一件過年的東西,也不買得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時辰名。約當下午一點到三點。
閒情逸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閒適安逸的情趣。如:「他漫步在街道上,充滿閒情逸致的欣賞兩旁的風景。」也作「閒情逸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集中目光注視。[例]他一下午都盯著電視螢光幕看,不怕眼睛看壞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時辰名。約當下午三時至五時。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