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32.564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三不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像樣、不正派。《三俠五義》第一一七回:「弄了錢來,也不幹正經事體,不過胡掄混鬧,不三不二的花了。」也作「不三不四」、「沒三沒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你明天陪我去不?」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場戲好不精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然數的第三位。大寫作「參」,阿拉伯數字作「3」。
數量是三的。如:「三個」、「三人成虎」、「三代同堂」。
表示多數、多次。如:「三番兩次」、「一問三不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然數的第二位。大寫作「貳」,阿拉伯數字作「2」。
數目是二的。如:「二人」、「二部曲」、「二百元」。
次第是二的。如:「老二」、「二姊」、「二手貨」、「二房東」、「二等兵」。
兩樣的。如:「不二價」、「三心二意」、「說一不二」。
不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相同、沒有二樣。《韓非子.難三》:「君令不二,除君之惡,恐不堪。」宋.陸九淵〈祭呂伯恭文〉:「道同志合,惟公不二,拜書乞銘,公即揮賜。」
2.忠誠而無二心。晉.潘岳〈馬汧督誄〉:「悠悠烈將,覆軍喪器,戎釋我徒,顯誅我帥,以生易死,疇克不二。」晉.干寶〈晉紀總論〉:「又加之以朝寡純德之士,乏不二之老。」
不三不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像樣、不正派。《水滸傳》第七回:「這夥人不三不四,又不肯近前來,莫不要攧洒家。」《儒林外史》第三回:「像你這尖嘴猴腮,也該撒拋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鵝屁喫。」也作「不三不二」、「沒三沒四」。
沒三沒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像樣、不正派。《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一:「有幾個沒三沒四幫閒的,專一在街上尋些空頭事過日子。」也作「不三不四」、「不三不二」。
胡掄混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糊裡糊塗、任性胡為。《三俠五義》第一一七回:「弄了錢來,也不幹些正經事體,不過是胡掄混鬧、不三不二的花了。」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