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3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6.24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在。《文選.郭璞.遊仙詩七首之二》:「靈妃顧我笑,粲然啟玉齒;蹇脩時不存,要之將誰使。」《文選.陶淵明.詠貧士詩》:「量力守故轍,豈不寒與饑;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
2.不安全。《文選.司馬相如.上書諫獵》:「卒然遇軼才之獸,駭不存之地。」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互相依附才能存在。參見「皮之不存,毛將安傅」條。
皮之不存,毛將安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皮都不存在了,毛又要長在那裡呢?語出《左傳.僖公十四年》:「冬,秦饑,使乞糴于晉,晉人弗與。慶鄭曰:『背施無親,幸災不仁,貪愛不祥,怒鄰不義,四德皆失,何以守國?』虢射曰:『皮之不存,毛將安傅?』」後比喻事物互相依附存在。也作「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不存不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辦法,支持不住。《董西廂》卷七:「巾袖與枕頭兒都是淚痕,一夜家無眠白日盹。不存不濟,香肌瘦損,教俺縈方寸。」《孤本元明雜劇.智降秦叔寶.第三折》:「若不是自顯雄威,這其間士卒每,不存不濟。」
不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損失非常慘重。《宋書.卷五三.列傳.張茂度》:「郡經賊寇,廨宇焚燒,民物凋散,百不存一。」
片甲不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片甲冑都沒留下。形容軍隊打敗仗,全部被消滅。《西湖佳話.岳墳忠蹟》:「只這一陣,殺得金兵片甲不存。」明.屠隆《綵毫記》第三二齣:「分付眾軍,一齊努力追殺,須教他片甲不存,全軍盡沒。」也作「片甲不回」。
不存大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理會緊要的地方。《舊唐書.卷一六二.列傳.王遂》:「遂性狷忿,不存大體。」
不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辦法,無法安置。宋.石孝友〈夜行船.昨日特承傳誨〉詞:「教俺兩下不存濟。你莫卻、信人調戲。若還真個肯放心,廝守著、快活一世。」也作「無存濟」。
不存在碼核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非法組合檢驗】(forbidden combination check)。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你明天陪我去不?」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場戲好不精彩!」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