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1.950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埋怨、不憤怒。《禮記.坊記》:「從命不忿,微諫不倦,勞而不怨,可謂孝矣。」《戰國策.秦策五》:「王兵勝而不驕,伯主約而不忿。」
2.不甘心、不服氣。元.無名氏《連環計》第四折:「連李肅也不忿其事,因此拔刀相助。」明.劉兌《金童玉女嬌紅記》:「他不肯入來,就著飛紅寄將我一首詞兒去叫他,他不肯來,我和飛紅也心裡不忿他。」也作「不分」。
3.不滿、惱恨。《紅樓夢》第二五回:「那趙姨娘素日雖然也常懷嫉妒之心,不忿鳳姐、寳玉兩個,也不敢露出來。」
4.不料。元.耶律楚材〈過東勝用先君文獻公韻〉二首之一:「正愁曉雪冰生硯,不忿西風葉墜柯。」也作「不分」、「不憤」。
不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肯忍氣讓步。《西遊記》第八○回:「七、八十家一齊吵,大家都不忿氣。」
悒鬱不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中有氣,壓抑著不表現出來。《紅樓夢》第五回:「便是那小丫頭們,亦多喜與寶釵去頑。因此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鬱不忿之意,寶釵卻渾然不覺。」
不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中不服氣。《紅樓夢》第六一回:「沒的趙姨奶奶聽了,又氣不忿,又說太便宜了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你明天陪我去不?」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場戲好不精彩!」
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憤怒、怨恨。如:「忿怒」、「忿恨難平」。《戰國策.秦策五》:「王兵勝而不驕,伯主約而不忿。」
賠了夫人又折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元.無名氏《隔江鬥智.第二折》〔諸葛亮云〕主公,這孫劉結親之事,是周瑜要襲取荊州的計策,被我參破了,料他不忿,必然又生甚麼計策來。今孫夫人初到,請主公自回後堂中與夫人飲宴慶賀,容貧道別有調度。〔劉玄德云〕有勞軍師費心,兩個兄弟在此聽令,俺回後堂中飲宴去也。〔下〕……〔諸葛亮云〕三將軍隨著貧道,早晚自有撥調的去處。我想周瑜這一計,眼見的又不成功也,他若再生別的計策,貧道也不愁他。〔詩云〕羽扇綸巾一孔明,梁父歌吟信口成。〔張飛云〕周瑜1>!周瑜!休誇2>妙計高天下,只教你賠了夫人又折兵。 〔注解〕 (1) 周瑜:西元175∼210,字公瑾,漢末舒人。有文武才,輔佐孫策平定江東,為吳水軍都督,敗曹...
咬牙切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醒世恆言.卷六.小水灣天狐詒書》:「王臣一來被他破蕩了家業,二來又被他數落這場,三來不忿得這書,咬牙切齒,東張西望尋覓。」
拔刀相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出面替人打抱不平。元.馬致遠《陳摶高臥》第一折:「每縱酒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元.無名氏《連環計》第四折:「連李肅也不忿其事,因此拔刀相助。」也作「拔刀相濟」。
氣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權勢、氣焰。元.李致遠《還牢末》第一折:「可正官不威牙爪威,直恁般有氣勢。」《三國志平話》卷上:「卻說譙郡太守曹操,再入朝現帝。見董卓氣勢欺人,越有不忿之心。」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