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03.127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稱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職務不能勝任。如:「他原先已升任經理之位,卻因表現不稱職,又遭降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衡量物體的輕重。如:「稱重量」、「稱一稱」。
叫、叫做。如:「稱呼」、「自稱」、「稱兄道弟」。
述說、表示。如:「據稱」、「指稱」、「拍手稱快」。
名號。如:「稱謂」、「名稱」、「別稱」、「通稱」。
讚美、表揚。如:「稱讚」、「稱譽」、「稱頌」。
自認、自封。如:「稱王」、「稱雄」、「稱霸」。
衡量物體輕重的器具。同「秤」。如:「桿稱」。
適合、相配。如:「稱職」、「對稱」、「勻稱」、「稱心如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你明天陪我去不?」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場戲好不精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工作、職位。如:「職業」、「求職」、「辭職」、「兼職」、「身居要職」。
本分、職位內的事。如:「盡職」、「職務」、「有虧職守」。
公文中下屬對上級主管的自稱。如:「職等奉命」、「卑職」。
掌管、管理。如:「職司」、「職掌大權」。
由於、惟、只,常用於句首。如:「職是之故」、「職此而已」。
職業學校的簡稱。如:「高職」、「商職」。
稱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才能足夠勝任所擔負的職務。《漢書.卷一○.成帝紀.贊曰》:「博覽古今,容受直辭。公卿稱職,奏議可述。」《三國演義》第一一回:「劉備雖漢朝苗裔,功微德薄,為平原相猶恐不稱職。」
不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顯揚、不讚譽。《文選.司馬相如.封禪文》:「紛綸威蕤,湮滅而不稱者,不可勝數。」
1.不合、不符。《詩經.曹風.候人》:「彼其之子,不稱其服。」《紅樓夢》第六八回:「誰知偏不稱我的意,偏打我的嘴,半空裡又跑出個張華來告了一狀。」
2.不勝任。《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列傳》:「括母因曰:『不終遣之,即有如不稱,妾得無隨坐乎?』王許諾。」
誤人子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耽誤了學生的學習目的、方法、時機等。通常用以譏罵不稱職的老師。《鏡花緣》第一九回:「先生犯了這樣小錯,就要打手心,那終日曠功誤人子弟的,豈不都要打殺麼?」
猶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還擔心。《三國演義》第一一回:「劉備雖漢朝苗裔,功微德薄,為平原相猶恐不稱職。」《紅樓夢》第三四回:「寶玉猶恐是夢,忙又將身子欠起來,向臉上細細一認。」
考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明清時對官員的考察制度。舊時以三年為期,考察官吏政績,分稱職、平常、不稱職三等,再結合地方政務繁簡狀況,作為評定和遷調的標準。《警世通言.卷一一.蘇知縣羅衫再合》:「好生侍養高堂,為兄的若不得罪於地方,到三年考滿,又得相見。」《聊齋志異.卷一.葉生》:「公憐之,相期考滿入都,攜與俱北。」
功微德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功勞微小,福德淺薄。《三國演義》第一一回:「劉備雖漢朝苗裔,功微德薄,為平原相猶恐不稱職。」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