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3.75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見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一定。《水滸傳》第四五回:「原來這婆娘倒不是個良人。莫教撞在石秀手裡,敢替楊雄做個出場,也不見得。」《兒女英雄傳》第一九回:「聽起安老爺這幾句話,說得來也平淡無奇,瑣碎得緊,不見得有甚麼驚動人的去處。」
不見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也說不定、也有可能。《京本通俗小說.菩薩蠻》:「好言好語告個消乏,或者可憐你的,一兩貫錢助了你也不見得。」元.曾瑞《留鞋記》第二折:「梅香休慌,再等一等,或者醒來,也不見得。」也作「也不見的」、「也未見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獲取。如:「取得」、「得到」、「得志」、「得勢」。
適切、合宜。如:「得體」、「得當」。
滿意。如:「得意」、「洋洋自得」。
可以。如:「得過且過」、「不得高聲喧譁」、「得饒人處且饒人」。
夠了。多用於談話時表示反對、禁止。如:「得了,別再鬧了!」
置於動詞或形容詞後面,表示程度。如:「飛得高」、「樂得很」。
應該、必須。如:「這件事總得讓大家知道。」、「時間不早了,我得走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你明天陪我去不?」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場戲好不精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看到。如:「看見」、「相見恨晚」、「見賢思齊」、「見死不救」。
拜會、訪問。如:「拜見」。
會面。如:「接見」、「見客」。
看法。如:「見解」、「淺見」、「偏見」、「遠見」、「見仁見智」。
漸漸顯現。如:「見效」、「日見興旺」、「他的病日見好轉。」
遇到。如:「見水即溶」、「見風轉舵」、「見光死」。
用在動詞前面,表示動作行為涉及的對象是自己。如「請勿見怪」表示「請不要怪罪我」、「敬請見諒」表示「請原諒我」。
顯露、顯出。通「現」。如:「圖窮匕見」。
不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沒看見。唐.李白〈將進酒〉:「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紅樓夢》第六三回:「寶玉先飲了半杯,瞅人不見,遞與芳官,端起來便一揚脖。」
2.消失。如:「彩虹不見了!」
3.不願見面。如:「像他那種不守信用的人,我不見!」
見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看得出來,能夠確定。通常用於疑問句或否定句中。如:「何以見得?」《文明小史》第二一回:「不過經費無多,館況是不見得很佳的,你願意謀事,我就替你去運動起來。」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