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10.516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見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在意、不責怪。《醒世恆言.卷九.陳多壽生死夫妻》:「這貴造是宅上何人?先告過了,若不見怪,方敢直言。』」《儒林外史》第二九回:「如不見怪,小弟也有一句盲瞽之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你明天陪我去不?」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場戲好不精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看到。如:「看見」、「相見恨晚」、「見賢思齊」、「見死不救」。
拜會、訪問。如:「拜見」。
會面。如:「接見」、「見客」。
看法。如:「見解」、「淺見」、「偏見」、「遠見」、「見仁見智」。
漸漸顯現。如:「見效」、「日見興旺」、「他的病日見好轉。」
遇到。如:「見水即溶」、「見風轉舵」、「見光死」。
用在動詞前面,表示動作行為涉及的對象是自己。如「請勿見怪」表示「請不要怪罪我」、「敬請見諒」表示「請原諒我」。
顯露、顯出。通「現」。如:「圖窮匕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奇異、不平常的。如:「奇怪」、「怪異」、「怪事」。
妖魔。如:「妖怪」、「鬼怪」、「精怪」。
非常。如:「她那模樣怪討人喜歡的。」
埋怨、責備。如:「怪罪」、「責怪」。
見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看到奇怪的事物。《史記.卷八.高祖本紀》:「高祖……常從王媼、武負貰酒,醉臥,武負、王媼見其上常有龍,怪之。高祖每酤留飲,酒讎數倍。及見怪,歲竟,此兩家常折券棄責。」
2.抱怨、責怪。《三國演義》第四三回:「愚直言之,幸勿見怪!」《老殘遊記》第八回:「簡慢了尊客,千萬不要見怪。」
不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沒看見。唐.李白〈將進酒〉:「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紅樓夢》第六三回:「寶玉先飲了半杯,瞅人不見,遞與芳官,端起來便一揚脖。」
2.消失。如:「彩虹不見了!」
3.不願見面。如:「像他那種不守信用的人,我不見!」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