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8.828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主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基督教稱基督在死後第三日復活,且該日是星期日,故稱,作為舉行教會禮拜或彌撒之日。
主日(安息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主日、安息日亦稱禮拜日,依據〔聖經.新約全書〕的〔福音書〕記載,耶穌基督受難後於安息日的次日復活,亦即耶穌在十字架上被釘死後三日復活,而復活之日正是在星期日,為了紀念耶穌的復活,故名之為主日,意即主的日子,並在該日前往教堂禮拜紀念,因此又有了「禮拜日」的別名。安息日則本為猶太人的節日,希伯來文中有此一字,原指的是猶太教每週一次的聖日,這是根據〔聖經〕中〔舊約全書〕的〔創世紀〕的記載而來的;書中記載上帝在六日內創造了天地萬物,而於第七日完工休息,猶太人就尊該日為聖日,名之為安息日,並在該日停止工作,禮拜上帝,稱之為「守安息日」。又猶太人對日子的算法,把日落作為一天的開始,所以安息日就是指星期...
主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星期天為兒童和青少年進行宗教教育的學校或班級,通常隸屬於一個教會或教區。第一所主日學由英格蘭的雷克斯(Raikes, Robert)於西元一七八○年開辦。
主日學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主日學校通常指為兒童(有時也為成人或青少年)施行宗教教育和道德教育所辦的學校。這種教會學校(church school),有時亦稱安息日學校(Sabbath school),而主日學校通常在星期日教會中進行約一小時的教學。雖然主日學校的興起反映了新教徒(Protestant)與英裔美國人(Anglo-American)的影響,但目前卻是全世界各基督教教區在星期天早上普遍進行的教學活動。
  主日學校的歷史並不等於基督教宗教教育的歷史;在主日學校興起之前,每個星期日一直都有零星的、偶爾的對於兒童和青少年施行宗教的教導。但是真正有組織、在教會指導下進行宗教教育的主日學校之興起,則是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太陽。如:「落日」、「日上三竿」、「烈日當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表示月分的第幾天。如:「十月十日」、「四月四日」。
全天,一整天。如:「明日」、「今日」、「昨日」。
特定的一天。如:「忌日」、「生日」、「紀念日」、「國慶日」。
白天,與「夜」相對。如:「日間部」、「黑夜白日」、「夜以繼日」。
時間。如:「他日」、「來日」、「往日」、「日久見人心」。
每天。如:「日曆」、「日記」、「日積月累」、「日新月異」。
季節。如:「夏日」、「春日」。
日本的簡稱。如:「日貨」、「日語」、「赴日觀光」。
量詞。用於計算時間的單位。一日有二十四小時。如:「家無三日糧」、「醫生開了五日份的藥」。
部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君。如:「君主」、「兵強主尊」。
主人。如:「地主」、「店主」、「主僕」、「東道主」。
最重要的。如:「主要」、「主角」、「主將」、「主食」。
掌管。如:「主宰」、「主管」、「主持」、「主政」。
心裡對事情的定見或看法。如:「主見」、「主意」、「六神無主」。
基督徒或回教徒稱其所信仰的神。如:「主耶穌」、「阿拉真主」。
死人的牌位。如:「神主」、「木主」。
出言不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於栗姬,曰:「百歲後4>,善視5>之。」栗姬怒,不肯應,言不遜。景帝恚6>,心嗛7>之而未發也。長公主日譽王夫人男之美,景帝亦賢之,又有曩者所夢日符,計未有所定。王夫人知帝望栗姬,因怒未解,陰使人趣大臣立栗姬為皇后。大行奏事畢,曰:「『子以母貴,母以子貴』,今太子母無號,宜立為皇后。」景帝怒曰:「是而所宜言邪!」遂案誅大行,而廢太子為臨江王。栗姬愈恚恨,不得見,以憂死。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三國志.卷一七.魏書.張樂于張徐傳.張郃》。 (2) 景帝:西元前188∼前141,姓劉名啟,字開,是漢文帝的長子。在位時採用黃老治術,實行無為政治,節儉愛民。後因採用晁錯的主張,削奪諸侯王封...
崇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基督教徒聚集禮拜上帝稱為「崇拜」。如:「主日崇拜」。
出言無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於栗姬,曰:「百歲後4>,善視5>之。」栗姬怒,不肯應,言不遜。景帝恚6>,心嗛7>之而未發也。長公主日譽王夫人男之美,景帝亦賢之,又有曩者所夢日符,計未有所定。王夫人知帝望栗姬,因怒未解,陰使人趣大臣立栗姬為皇后。大行奏事畢,曰:「『子以母貴,母以子貴』,今太子母無號,宜立為皇后。」景帝怒曰:「是而所宜言邪!」遂案誅大行,而廢太子為臨江王。栗姬愈恚恨,不得見,以憂死。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三國志.卷一七.魏書.張樂于張徐傳.張郃》。 (2) 景帝:西元前188∼前141,姓劉名啟,字開,是漢文帝的長子。在位時採用黃老治術,實行無為政治,節儉愛民。後因採用晁錯的主張,削奪諸侯王封...
口出不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於栗姬,曰:「百歲後4>,善視5>之。」栗姬怒,不肯應,言不遜。景帝恚6>,心嗛7>之而未發也。長公主日譽王夫人男之美,景帝亦賢之,又有曩者所夢日符,計未有所定。王夫人知帝望栗姬,因怒未解,陰使人趣大臣立栗姬為皇后。大行奏事畢,曰:「『子以母貴,母以子貴』,今太子母無號,宜立為皇后。」景帝怒曰:「是而所宜言邪!」遂案誅大行,而廢太子為臨江王。栗姬愈恚恨,不得見,以憂死。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三國志.卷一七.魏書.張樂于張徐傳.張郃》。 (2) 景帝:西元前188∼前141,姓劉名啟,字開,是漢文帝的長子。在位時採用黃老治術,實行無為政治,節儉愛民。後因採用晁錯的主張,削奪諸侯王封...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