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39.032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主權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於內政、外交,享有完全主權,且能自由行使主權的國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土地、人民、主權、政府的團體。如:「國家」、「美國」、「國際」、「中華民國」。
屬於本國的。如:「國人」、「國貨」、「國土」、「國歌」、「國民道德」。
代表國家的。如:「國花」、「國旗」、「國歌」。
地區。如:「水鄉澤國」。
古代諸侯的封地。如:「魯國」、「齊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掌握的力量或勢力。如:「權力」、「主權」、「權威」、「權勢」、「大權在握」。
應享有的利益。如:「權利」、「版權」、「權益」、「投票權」、「所有權」。
隨機而變。如:「權變」、「權宜之計」。
衡量。如:「權衡」、「兩害相權,取其輕。」
暫時、姑且。如:「權充」、「權且」。
謀略。如:「弄權」、「權術」、「權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君。如:「君主」、「兵強主尊」。
主人。如:「地主」、「店主」、「主僕」、「東道主」。
最重要的。如:「主要」、「主角」、「主將」、「主食」。
掌管。如:「主宰」、「主管」、「主持」、「主政」。
心裡對事情的定見或看法。如:「主見」、「主意」、「六神無主」。
基督徒或回教徒稱其所信仰的神。如:「主耶穌」、「阿拉真主」。
死人的牌位。如:「神主」、「木主」。
主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獨立自主,完全由自己支配的權力。《文明小史》第四五回:「大帥的議論,誠然寓意深遠,但是各式事情,一齊惟顧問官之言是聽,恐怕大權旁落,大帥自己一點主權沒有。」
2.近代構成國家的四要素之一。是國家至高無上的政治權力,對內具有排外的管轄權,對外則有不受他國干涉的權力。《文明小史》第三八回:「中國失了主權,辦一個小小犯人,都要聽外國人做主。」
國際關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定義2 內容說明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定義國際關係的發展受到地理因素及歷史進程的重大影響,基本上現今我們所接受的國際關係概念及內涵,皆源自於西歐文明。西歐文明的發展可從希臘羅馬時期溯源,期間的政治實體經歷了城邦、帝國及封建領地時期,到了十七世紀中葉後才發展出現代的主權國家型態。國際關係所主要討論的,亦是以主權國家(Sovereign State)作為最主要行為者的國際互動,而不是帝國內部的政治運作。 內容說明
關稅自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主權國家自訂關稅制,並管理海關及其收支的權力。
自治都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主權國家的授權下、擁有自訂法規、自組機關、自理公務等特別權力的都市。
君合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兩個主權國家立同一個君主,而各具其國際人格。如西元一七一四年至一八三七年的英國與漢諾威。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