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01.133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乃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然後。《文選.班固.典引》:「尊亡與亢,乃始虔鞏勞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第二人稱稱代詞。相當於「你」、「你的」。如:「乃父」、「乃翁」。
為、是。如:「助人乃快樂之本。」
才、於是、然後。如:「事成乃回」、「時窮節乃見」。
竟然。如:「事出意料,乃至於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情的起頭、開端。如:「開始」、「始終如一」、「周而復始」、「始料未及」。
最早的、最初的。如:「始祖」、「創始者」。
才、然後。如:「始見成效」、「始告完成」、「千呼萬喚始出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爭辯是非。《說文解字.言部》:「訟,爭也。」如:「聚訟紛紜」。《淮南子.俶真》:「周室衰而王道廢,儒墨乃始列道而議,分徒而訟。」
萌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事物的開始。漢.董仲舒《春秋繁露.必仁且知》:「凡災異之本,盡生於國家之失。國家之失,乃始萌芽。」《文明小史》第一七回:「但是目下還在萌芽時代,有學問的書翻了出來,恐怕人家不懂,反礙銷路。」
劉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來,未有如夫子者也。敷讚聖旨,莫若注經,而馬、鄭諸儒,弘之以精,就有深解,未足立家……於是搦筆和墨,乃始論文。」因此,〈宗經〉篇提出「五經含文 」之說即是他「宗經為文」的文學觀;亦即經典為文章寫作的法則。他認為文學創作不管從文義內容、形式結構、遣詞造句,都可從經典得到啟示。《文心雕龍》首〈原道〉次〈徵聖〉再〈宗經〉,其實〈宗經〉是劉氏論文的源本。而所謂「五經含文」的主軸思想是:認為六藝為文章之源頭,其次經典為文章寫作的法則,再其次則又認為後世文體脫胎於五經。因為劉勰把文體分為二十類,都是在諸經不同特質的標準下,所開拓出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取。《淮南子.要略》:「乃始攬物引類,覽取撟掇。」唐.高誘.注:「撟,取也。」
兔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逃脫的速度,如兔馳般飛快。明.蘇伯衡〈玄潭古劍歌〉:「神光兔脫飛雪霜,寶氣龍騰貫霄漢。」清.俞樾《右臺仙館筆記.卷三.秦晉配》:「入房審視,客固醉臥未醒,而女兔脫,乃始追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欺瞞。《淮南子.俶真》:「於是萬民乃始慲觟離跂,各欲行其知偽。」
撟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拾取。《淮南子.要略》:「乃始攬物引類,覽取撟掇,浸想宵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