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955.07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事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侍奉君主。漢.禰衡〈鸚鵡賦〉:「女辭家而適人,臣出身而事主。」唐.杜甫〈暮春題瀼西新賃草屋〉詩五首之四:「事主非無祿,浮生即有涯。」
2.主持事務者。《晉書.卷八五.何無忌傳》:「天下自有強弱,雖強易弱,正患事主難得耳!」
3.刑事案件的被害人。《元史.卷一九.成宗本紀二》:「詔強盜姦傷事主者,首從悉誅。」
公親變事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仲裁者成了當事人,意指和事佬難當。
事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家在其領域範圍內,對於犯罪者予以處罰的權力,為國家主權的具體表現。也稱為「刑罰權」。
事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情的主要關係人。如:「這種事要找正事主負責,儘找這些不相干的人有什麼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類的所作所為,都稱為「事」。如:「事情」、「人事」、「事與願違」。
職業。如:「謀事」、「事業」、「事求人」、「人浮於事」。
關係、責任。如:「當事人」、「沒你的事,請別插手!」
變故。如:「出事了!」、「交通事故」、「平安無事」、「九一八事變」。
奉養。如:「事奉父母」。
做。如:「大事宣傳」、「不事生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君。如:「君主」、「兵強主尊」。
主人。如:「地主」、「店主」、「主僕」、「東道主」。
最重要的。如:「主要」、「主角」、「主將」、「主食」。
掌管。如:「主宰」、「主管」、「主持」、「主政」。
心裡對事情的定見或看法。如:「主見」、「主意」、「六神無主」。
基督徒或回教徒稱其所信仰的神。如:「主耶穌」、「阿拉真主」。
死人的牌位。如:「神主」、「木主」。
淋漓盡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述在為官時的所見所聞,其中有一段記到熹宗時的一名太監,名叫劉若愚,頗有才學,被當紅太監李永貞招攬,從事主筆為文的工作。李永貞與魏忠賢一批人,仗勢干預朝政,結黨營私,劉若愚心知肚明,不敢有所反抗。魏忠賢失勢後,其黨羽都遭誅殺,劉若愚也遭彈劾入獄。李清在作官時,偶然讀到他在獄中所寫的《酌中志略》,感嘆他才識廣博,卻身不由己,最後被牽連而死於獄中,實在可惜。李清認為他這本書的價值極高,除了講到皇宮內的大小制度外,也將當時魏忠賢與熹宗乳母客氏的驕橫胡為,描寫得十分生動。後來原文中的「淋漓盡致」被摘出成為成語,用來形容語言或文章表達得非常透澈,亦用於形容表現生動逼真。
鬼使神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元明時期以水滸英雄為題材的戲劇很多,元代李致遠的《還牢末》便是其中之一。故事主角官差李孔目,因為搭救錯手打死人的梁山泊好漢李逵,被冤枉和梁山泊勾結意圖不軌而下獄,回到梁山泊的李逵得知消息後趕來救他,沒想李孔目已早一步被劉唐和史進救出。後來兩人相遇,他對李逵說:「今天能遇到你,正好像是『鬼使神差』」,意指冥冥中有鬼神相助,才能再見到李逵。後來「鬼使神差」被用來比喻事出意外,被莫名力量驅使而不由自主。
當事人中心治療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覺。4. 同理心 :治療師傾聽案主自述後,站在案主的角度,設身處地的體會案主的內心世界。5. 溝通:事主能夠接收到治療師的理解和接納。6. 一致性:諮商師對案主能作到內外一致的接納關懷。 教育理念1. 將學生是為教育的中心(1) 羅傑斯認為學校為學生而設,教師為學生而教。(2) 採用當事人中心治療法時,對於如何扮演優良治療員角色的問題,羅傑斯提出了三個基本條件:真誠一致、無條件積極關注、同理心。2. 自由為基礎的學習原則(1) 人皆有其天賦的學習潛力。(2) 教材有意義且符合學生目的者才會產生學習。(3) 在較少威脅的教...
移情作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移情作用最初由弗洛依德提出,是心理分析治療的其中一個重要概念。心理分析治療師相信他們保持中立和越少對事主作出個人化的回應,事主對治療師所投放的情感就會單單來自事主本身對其他重要人物 (如父母或照顧者等) 的過去經驗而連結成。治療師就能從事主所投射出來的情感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