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互不侵犯     
瀏覽人次:325 收藏人次:0
彼此之間,互相不侵凌冒犯。如:「我們志不同、道不合,你走你的路,我過我的橋,大家互不侵犯。」
德俄互不侵犯條約     
瀏覽人次:187 收藏人次:0
二次大戰初希特勒在發動侵略歐洲行動前為避免兩面受敵,西元一九三九年八月,在莫斯科簽訂德俄互不侵犯條約,並訂有祕密瓜分波蘭的協定,而此即第二世界大戰爆發的信號。於一九四一年六月,德俄戰爭爆發後廢止。
互不侵犯條約     
瀏覽人次:158 收藏人次:0
兩國締結條約,彼此尊重對方主權,互不相犯。如日俄互不侵犯條約。
    
瀏覽人次:31986 收藏人次:10438547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你明天陪我去不?」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場戲好不精彩!」
    
瀏覽人次:16099 收藏人次:6394664
違法有罪的人。如:「嫌犯」、「犯人」、「罪犯」。
侵擾、侵害。如:「冒犯」、「侵犯」。
違背、牴觸。如:「犯罪」、「犯法」、「犯規」、「犯上」、「眾怒難犯」。
發作。如:「胃病又犯了」、「老毛病又犯了!」
值得。如:「犯不上」、「犯不著」。
犯難:不怕危險而勇往直前。如:「戰士們為了保衛國家,都具備有冒險犯難的精神。」
    
瀏覽人次:13906 收藏人次:1664830
彼此。如:「互相」、「互補」、「互助合作」、「互信互愛」、「互通有無」、「互不相讓」。
    
瀏覽人次:7736 收藏人次:543682
奪取、進犯。如:「侵略」、「侵奪」、「侵占」、「侵害」、「入侵」。
逼近、迫近。如:「侵曉」。
侵犯     
瀏覽人次:3424 收藏人次:580918
1.非法干涉別人,損害其權益。《淮南子.本經》:「人之性有侵犯則怒,怒則血充。」《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四:「山東有一個耕夫,不記姓名,因耕自己田地,侵犯了鄰人墓道,鄰人與他爭論。」
2.入侵別國的領土。《文選.司馬相如.喻巴蜀檄》:「蠻夷自擅,不討之日久矣!時侵犯邊境,勞士大夫。」《薛仁貴征遼事略》:「朕驅兵五十餘萬,非貪疆好土,侵犯外國,因汝興師,令軍民勞役。」
四面楚歌     
瀏覽人次:44195 收藏人次:2944298
,卻日漸疲憊,同時又缺乏糧食。於是項羽乃和劉邦相約,以鴻溝(在今河南滎陽縣境賈魯河)為界,雙方訂下了互不侵犯的條約。   可是劉邦表面上答應,暗地裡覺得這是一個大好的機會,乃立即調兵遣將,匯集大軍,一方面又會合了韓信、彭越等人的兵力,共同來圍剿正向彭城(今江蘇徐州)流竄的項羽;最後把項羽的軍隊逼進了垓下(今安徽墨璧縣東南)。劉邦兵多將廣,項羽的實力分散,援兵未集,終於被重重的圍住。這時,項羽已戰到兵盡糧絕,情勢危急萬狀,但劉邦為戒懼這位力能拔山舉鼎,不可一世英雄的聲勢,仍不敢貿然以武力相加。後來聽從了張良的計策,改用了一...
劉邦     
瀏覽人次:5912 收藏人次:116795
何、張良、韓信等的協助下,劉邦所率領的漢軍逐漸坐大。楚漢兩國協議以鴻溝為界,鴻溝以西為漢,以東為楚,互不侵犯。但是,當項羽遵守諾言退兵,並放回曾被扣為人質的劉邦的父母妻子之後,劉邦卻背信偷襲。項羽退到垓下,劉邦用四面楚歌之計瓦解楚軍軍心,最後項羽走投無路,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只好自刎於烏江邊。這場歷時五年(高祖元年(前206年)元月至五年(前202年)十二月)的楚漢戰爭,終以劉邦一統天下,項羽徹底敗亡而自殺告結束。 建立漢朝項羽敗亡後,高祖六年(前202年)正月甲午,劉邦於泛水之陽即皇帝位,定都洛陽(不久遷至長安),定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