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539.170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同一事物,各人的觀察角度不同,見解也因人而異。語本《易經.繫辭上》:「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或事物的代稱。如:「讀者」、「記者」、「作者」、「好事者」、「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助詞。A>用於句中,表示語氣停頓。如:「光陰者,百代之過客。」B>用於句末,表示語氣結束。如:「禮尚往來,乃人情所不能免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看到。如:「看見」、「相見恨晚」、「見賢思齊」、「見死不救」。
拜會、訪問。如:「拜見」。
會面。如:「接見」、「見客」。
看法。如:「見解」、「淺見」、「偏見」、「遠見」、「見仁見智」。
漸漸顯現。如:「見效」、「日見興旺」、「他的病日見好轉。」
遇到。如:「見水即溶」、「見風轉舵」、「見光死」。
用在動詞前面,表示動作行為涉及的對象是自己。如「請勿見怪」表示「請不要怪罪我」、「敬請見諒」表示「請原諒我」。
顯露、顯出。通「現」。如:「圖窮匕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寬厚善良的德行。如:「仁愛」、「仁政」、「仁人君子」、「仁心仁術」、「仁至義盡」。
果核中的種子。如:「杏仁」、「果仁」、「花生仁」、「核桃仁」。
有感覺、知覺的。如:「麻木不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對事理吸收與理解的能力。如:「智慧」、「智力」、「大智若愚」。
聰明的。如:「智者」、「不智之舉」。
謀略。如:「鬥智不鬥力」。
才識。如:「智勇雙全」、「足智多謀」、「不經一事,不長一智」。
智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有智慧謀略的人。「智」文獻異文作「知」。《論語.雍也》:「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2.隋文帝授予智顗的封號。
仁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仁德的人。《論語.憲問》:「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文選.司馬相如.難蜀父老》:「仁者不以德來,強者不以力并。」
:::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