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3.640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仙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服侍仙人的童子。唐.杜甫〈寄司馬山人十二韻〉:「有時騎猛虎,虛室使仙童。」《三國演義》第三八回:「有勞仙童轉報,劉備專來拜見先生。」
仙童仙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有喪事的人家,多在靈前左右放置男女紙人,以代表僕婢,殯葬後則火化,稱為「仙童仙女」。也稱為「金童玉女」。
布帝;仙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角色名。羅馬神話中聖所的保護者,所謂「聖所」指的是「井」、「泉」或「石棺」,這些「仙童」繞著聖所跳舞為避邪。在英國的博物館中仍能見著半人半羊畜牧神(fauns)及酒祭神仙(bacchanalian nymphs)之圖像,他們的孩子就是「布帝」,亦稱「puteoli」,小仙童總是在跳著舞,且戴著新鮮水果或鮮花的花環。在弗羅倫斯(Florence),這種禮儀被編成戲劇表演。文藝復興時期,「仙童」類似內容在教會活動中再現,如《帶子舞》(Cintola, Danza del Duomo)中的「教堂之孩兒」。當「仙童」守護著新婚之「新床」時,稱「小愛神」(amorini)。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孩子。如:「童話」、「童謠」、「童玩」、「兒童」、「童叟無欺」。
幼小的、未成年的。如:「童年」。
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神話傳說中具有特殊能力,並能長生不老的人。如:「神仙」、「仙人」、「仙女」、「八仙過海」。
風格特異,成就不同凡俗的人。如:「詩仙」、「劍仙」、「酒仙」。
對人死去的敬稱。如:「仙去」、「仙逝」、「仙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開門聲或叫喊聲。《西遊記》第一回:「只聽得呀的一聲,洞門開處,裡面走出一個仙童。」《兒女英雄傳》第七回:「她父女夫妻一見,呀的一聲,就攜手大哭起來。」
金童玉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舊時放置在死者靈前左右,用來充作死者僕役的男女紙人。也稱為「仙童仙女」。
丰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容貌姿態。《西遊記》第一回:「裡面走出一個仙童,真個丰姿英偉,象貌清奇,比尋常俗子不同。」清.洪昇《長生殿》第二齣:「昨見宮女楊玉環,德性溫和,丰姿秀麗。」
金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仙童。宋.蘇軾〈奉勒祭西太一和韓川韻〉四首之二:「玉璽親題御筆,金童來侍天香。」
柯爛忘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人王質入山伐木,看見童子數人邊下棋邊唱歌,便在一旁觀看,待仙童催他回家時,卻驚見所帶的斧柄已腐爛。回到鄉里,與他同時代的人全已過世。見南朝梁.任昉《述異記》卷上。後用以比喻長時間的流連忘返。唐.錢起〈過瑞龍觀道士〉詩:「主人善止客,柯爛忘歸年。」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