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5.649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伏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逃竄藏匿。《左傳.襄公二十一年》:「罪重於郊甸,無所伏竄,敢布其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逃走、躲藏。如:「流竄」、「竄逃」、「抱頭鼠竄」。
刪改、更換文字。如:「竄改」、「竄句」、「點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趴著。如:「伏案」、「伏地挺身」。
屈服。如:「伏罪」、「伏法」。
隱藏。如:「伏兵」、「潛伏」、「伏筆」、「埋伏」、「晝伏夜出」。
低下去。如:「起伏不定」、「此起彼伏」。
伏天:盛夏之日。自夏至後第三庚日起,三十日內,稱為「伏天」。前十日為「初伏」,中十日為「中伏」,末十日為「末伏」,總稱為「三伏」,為夏季最熱的時期。或稱為「伏日」。
鸞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1.鸞鳥和鳳凰。比喻賢能的才俊之士。漢.賈誼〈弔屈原文〉:「鸞鳳伏竄兮,鴟梟翱翔。」唐.李白〈贈瑕丘王少府〉詩:「皎皎鸞鳳姿,飄飄神仙氣。」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