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1.274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伏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埋伏的軍隊。《舊五代史.卷二二.梁書.列傳.牛存節》:「既而王言不克入,存節獨率伏軍負梯䡴破其西甕城,奪其濠橋,諸軍俱進。」《三國演義》第二回:「關、張伏軍放起號砲,穢物齊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趴著。如:「伏案」、「伏地挺身」。
屈服。如:「伏罪」、「伏法」。
隱藏。如:「伏兵」、「潛伏」、「伏筆」、「埋伏」、「晝伏夜出」。
低下去。如:「起伏不定」、「此起彼伏」。
伏天:盛夏之日。自夏至後第三庚日起,三十日內,稱為「伏天」。前十日為「初伏」,中十日為「中伏」,末十日為「末伏」,總稱為「三伏」,為夏季最熱的時期。或稱為「伏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武裝部隊、兵種。如:「國軍」、「陸軍」、「海軍」、「空軍」。
野戰部隊中大於師而小於軍團的戰鬥單位,通常轄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師及必要的戰鬥支援與勤務支援部隊。
充軍:古時遣發犯罪的人到遠地服役。
四下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四面各處。《水滸傳》第四八回:「四下裡埋伏軍兵,不見了那碗紅燈,便都自亂攛起來。」《紅樓夢》第三回:「今打聽得都中奏准起復舊員之信,他便四下裡尋情找門路。」也作「四下」。
號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來傳遞信號的炮。《水滸傳》第四七回:「只聽得祝家莊裡一個號砲,直飛起半天裡去。」《三國演義》第二回:「將過山頭,關、張伏軍放起號砲,穢物齊潑。」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