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41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伸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向外延伸。《紅樓夢》第四二回:「又摸了一摸頭,又叫伸出舌頭來瞧瞧。」
伸出援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幫助救援他人。如:「颱風受災戶財物損失慘重,急需社會各界伸出援手,慷慨解囊。」
手指伸出有長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手指伸出來各有長短。比喻人的賢愚天賦各有不同,無法勉強其達到平等。例:手指伸出有長短,你無理由要求逐儕都像愛因斯坦。(十指有長短,你不能要求每個人都像愛因斯坦。)
十指伸出,無平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勸誡為人子女者,對父母有時對待子女若有不公的地方,不要太在意。
五枝指頭仔伸出來無平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五肢指頭仔伸出來無平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兄弟間的才能、賢愚,均無一致,各有不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裡面去到外面。與「入」相對。如:「出門在外」、「足不出戶」。
產生、發生。如:「出汗」、「出水痘」、「出毛病」、「出事了!」
脫離、離開。如:「出家」、「出軌」、「出走」。
給與、支付。如:「出錢」、「出納」、「量入為出」。
表現、顯露。如:「出現」、「出洋相」、「水落石出」。
超越。如:「出乎意料」、「容貌出眾」、「出人頭地」。
發洩。如:「出氣筒」、「出了口怨氣」。
到。如:「出席」、「出場」、「出勤」、「出庭」。
策劃、擬定。如:「出計謀」、「出主意」、「出題目」。
放在動詞之後,表示動作的效果。如:「拿出好成績」、「看出嚴重性」、「做出這等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由緊縮狀態拉長出去。與「縮」相對。[例]烏龜將頭伸出殼外。 ◎
鷸蚌相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了一個故事︰「大王啊,我到貴國途經過易水時,看到一隻蚌,正把殼打開在河邊晒太陽。這時飛來一隻鷸鳥,伸出長長的喙去啄蚌的肉。受到驚嚇的蚌立刻合攏雙殼,把鷸的喙給夾住了。鷸說︰『如果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會被太陽給晒死!』蚌也不甘示弱地說︰『如果你今天嘴拔不出去,明天嘴也拔不出去,很快你也活不了。』雙方爭執不休,誰也不肯讓誰。有一個漁夫經過,就毫不費力地把牠們一起給抓住了。」蘇代接著說道︰「大王啊,今日趙國攻打燕國,燕國必然全力抵抗,兩方僵持不下,我怕在一旁的秦國就是那個漁夫,會趁機消滅趙、燕兩國啊!」趙惠王聽了,覺得很有道理,就取消攻打燕國的計畫。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鷸蚌相爭」,比喻雙...
四面楚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四面都是楚國的歌謠。典出《史記.卷七.項羽本紀》。後用「四面楚歌」比喻四面受敵,孤立無援。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